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南京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南京分站 >> 本地资讯 >> 2009年中国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城市蓝皮书》发布会

2009年中国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城市蓝皮书》发布会

来源:中国网 编辑: 2009年06月25日 08:59:00 打印
  •    中国社会科学院定于2009年6月15日(星期一)上午9:3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层学术报告厅举行“2009年中国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城市蓝皮书》发布会”。城市蓝皮书报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全面回顾了2007~2008年度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情况和阶段特征,系统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从经济、社会、环境、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对2009年中国城市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 范广伟: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媒体界的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今天在这里举办2009年中国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城市蓝皮书》新闻发布会。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今天与会的领导和专家: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中国建设部原总规划师陈为邦,国家行政学院政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际部主任黄鹭新,国际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郑州市委政研室主任葛震远,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新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后凯,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原主任牛凤瑞。

    我是社科文献出版社总编辑助理范广伟。

    2009-06-15 09:26:44

  • 范广伟:

    今年这本《城市蓝皮书》是城市中心的第二本蓝皮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最近几年,整个城市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变化,使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但是在城市发展步伐加快的同时,城市发展也引起了一系列问题,怎样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符合中央提出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怎么样使我们的城市不仅看起来美丽,而且更适合居住,这些问题是摆在社会科学家,研究城市问题的专家面前的艰巨任务。

    正因为如此,城市中心这两年编辑完成了《城市蓝皮书》,试图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揭示城市发展的情形,在整个社会层面上,我们的科研成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下面我们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讲话!

    2009-06-15 09:28:49

  • 陈佳贵: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09年中国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城市蓝皮书》发布会。在这里,我向主办单位以及为这本书的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表示祝贺,向到会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国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截止到去年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5.7%。按这样来计算,我国有超过6亿的城镇人口,形成了建设城市655座,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118座,千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有4个。城市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城市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城市居民及居住条件、受教育机会以及医疗、失业和养老保险等均有大幅度改善。

    2009-06-15 09:31:09

  • 陈佳贵:

    城市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代表,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这成为政治稳定、民族进步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城市发展当中还存在许多的矛盾和问题。比如新老城市居民有物质上的区别,按照我刚才讲的45.7,其中有一部分按统计计算,是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民工,因此这些农民工和原来城市的居民在物质上还是有区别的。

    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长期落后于城市发展,而且自去年以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期,给城市发展也带来了许多困难。城市经济中居民收入增速出现下滑的现象,一些企业减产,甚至倒闭,城市登记失业率出现了略微上升的现象。特别是东南沿海城市,农民工回流比较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摆脱危机,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是广大的城市工作者和城市研究者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2009-06-15 09:36:48

  • 陈佳贵: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自2007年以来,开始主持编撰中国城市蓝皮书,从学术角度审视和评判我国城市发展状况,对推动我国城市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是一项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工作。2009年中国城市蓝皮书将城市发展转型作为研究的主题,我认为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我们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此书的作者们为此作出了巨大努力,当然由于时间的限制,报告不可避免地也会存在一些不足,我们也希望作者继续保持谦虚、严谨、执着、创新的精神,把这项工作越做越好。希望在今天的论坛上,各位专家、学者对这本蓝皮书,对这项工作开展讨论,提出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同时我也希望通过媒体的共同努力,使《城市蓝皮书》的研究成果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利用,在我国城市能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发挥这本书的贡献。

    谢谢大家!

    2009-06-15 09:39:07

  • 范广伟:

    谢谢陈院长的讲话,也谢谢陈院长对课题组的鼓励。下面我们请本书的副主编、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的单菁菁博士做主题发言。

    2009-06-15 09:40:36

  • 单菁菁:

    各位领导、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现在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城市蓝皮书》课题组进行主题发言!我汇报的题目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中国城市发展转型态势分析与预测。

    汇报主要分为四个部分,2008年中国城市发展总体状况、主要特点,2009年中国城市发展态势分析以及推进城市发展转型的对策建议。首先,先从城镇化、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建设等五个方面汇报2008年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状况。

    2009-06-15 09:45:03

  • 单菁菁:

    一、城镇化继续快速推进。至2008年底,中国城镇人口突破6亿,城镇化率达到45.7%。与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48亿,城镇化率提高9.46百分点,年均提高3.78个百分点。

    二、城市经济进入调整期。2008年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中国经济增速大幅回落4.0个百分点,波动幅度之大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之最,经济增速低于1997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平均水平,成为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转折点。

    在此宏观背景下,城市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城市经济增速总体放缓。以地区生产总值前20名为例,除天津市经济增速有所提高以外,其他城市均出现明显下滑,下滑幅度为0.5—4.8个百分点不等。

    2009-06-15 09:45:30

  • 单菁菁:

    第二个特点是不同区域间城市经济增长波动很不平衡。总体来看,东部城市经济增速回落幅度更大,普遍高于4.0百分点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中西部城市,如武汉经济下滑0.5个百分点,重庆为1.3个百分点,成都虽然遭遇地震重大影响,经济下滑速度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

    第三个特点,在第一产业增长同时,以城市为主要载体的二、三产业增长下滑,特别是工业增长放慢成为带动

上一篇:房地产回暖 或助推线螺价格超预期上涨

下一篇:福田汽车年度销售计划调增17%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