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打击:放弃金本位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8月14日文章】题:放弃金本位是个致命的错误,我们现在正为其埋单
展开彩旗。8月15日是现代全球经济40周年纪念日。
到周一早上,我们使用不兑现纸币即将满40年了,尽管考虑到最近数周市场的混乱状况,大家都在猜测它还能维持多久。
1971年8月15日,随着美国公共财政因越南战争而陷入困难,尼克松最终切断了美元与黄金之间的联系。在这之前,美国财政部有义务与各国央行以1盎司黄金兑35美元的价格进行兑换。
突然,世界货币的价值在历史上首次不依赖于黄金的价值,或其他一些有形的商品,而是依赖于投资者对该货币的信任程度。各国央行获准依赖其直觉,而非基于保持其货币与黄金比价稳定的需要,来制定其货币政策。
这是产生重大影响的时刻之一,其重要性只是逐渐变得清楚起来,在当时因为越战及之后的“水门”事件而被模糊了。但越审视经济史,有个事实变得越明显,即这是现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决定之一。
如果不是这一决定,很可能我们将不会经历过去4年的危机,甚至能避开不断困扰世界市场的一次又一次危机。我们也许不会面对刚经历的自2008年以来市场波动最剧烈的几周。
第二次打击:广场协议
【日本《每日新闻》8月14日文章】题: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受到动摇
当年尼克松总统为维护美元的地位,宣布美元停止与黄金挂钩,这被称作“尼克松冲击”。今年8月15日正好是“尼克松冲击”40周年。当年美元与黄金脱钩,浮动汇率制拉开了序幕。在那以后,美元继续维持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但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正在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地位受到动摇,世界金融市场也陷入动荡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维持了稳定的增长,世界各国货币中只有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以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不过,后来由于日本与德国的出口增长和越南战争陷入泥沼,美国贸易赤字扩大,出现通货膨胀。美国黄金储备锐减,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于1971年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挂钩,1美元兑换360日元的固定汇率也随之瓦解。
对美元贬值形成决定性影响的是1985年日美欧之间的“广场协议”,日美欧五国决定联合介入市场,抛售美元。当时的里根政府面临财政和经常项目的双重赤字,被迫以美元贬值来恢复经济。那以后,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一路走高。1999年,欧洲统一货币欧元诞生。再后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崛起。美国与美元的地位持续下降。
第三次打击:美债降级
时至今日,美元仍占有世界外汇储备的约六成,为国际结算的核心货币。从这一意义上说,美元仍牢牢占据着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但由于美国近年来的反恐对策以及金融危机后的刺激经济政策,美国的财政赤字再度膨胀,国际市场出现抛售美元的动向,人们纷纷担心美国经济失速,美国的评级公司甚至降低了美国国债评级。财政赤字恶化,美元贬值趋势加剧,这一情况与当年“尼克松冲击”时的情形十分相似。
不过,欧元由于区内各国财政恶化,缺乏信任度,人民币由于中国仍处于有管理汇率体制之下,距离取代美元成为储备货币路途仍很遥远。一般认为,现在还没有哪国的货币能够取代美元的地位。
但新兴国家对美国的不满也与日俱增,他们纷纷指责美国只顾本国利益。2010年11月美国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资金大举流入新兴国家和大宗商品市场,新兴国家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日本同志社大学教授浜矩子指出:“储备货币发行国应该考虑到其他国家的经济和世界经济,而美国只顾本国利益,没有起到储备货币发行国的作用。”
如果各国纷纷对抗美国,为防止本国货币升值而介入外汇市场,采取资本限制措施,那么就将发生“货币贬值竞争”,世界就将陷入贸易萎缩和经济恶化的恶性循环之中。在世界经济秩序群龙无首的状态下,美元的前景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