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开始热衷讨论楼市的下半场,我觉得应该讨论的是楼市下半生。如果不能用“黄仁宇式的大历史观”来分析楼市,我们总是盯着明天或者明年,我们就会不断地在“高点、低点、拐点”中轮回,其见识没有一点长进,所以,反思是必须的。
7月最后一周,没有政策,没有加息,但很多信号确实已经出现了———在正合地产7月25日~31日的楼市周报中,12.57万平方米的成交量是最近难得的成交高点,但远远低于往年每周16~20万平方米的正常成交水平。也就是说,7月份的最后一周,在大量新开楼盘或新开批次低价入市的背景下,也只换来了一个地量成交。
这种僵局已经延续很长时间了。对于开发商来说,2011年,是很多开发商赌徒式冒进的一年,很多开发商买地的节奏是按照成交量翻番来规划的,至少三家以上的开发商老大说2011年要在成都卖到100亿。可是现在市场整体成交量却萎缩掉一半,饭量长了一倍,粮食少了一半,所以,谁饿谁知道。
从今年3~6月份来看,成都每周成交量只有8万多平方米,这说明开发商还在死扛。在上半年,楼市在住宅限购后,还有商业临时替补顶上,但商业这味药已经宣告失效了,有数据为证:今年1~3月份,成都商业物业最高时每周成交近8万平方米,而现在最近的一周商业成交萎缩到1.6平方米;1~3月份,成都的办公物业成交最高每周9万平方米,而现在每周成交在2~3万平方米左右。显然,开发商手里最后一张底牌,就是价格。
其实,每当市场退潮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开发商其实手里也就那么一张牌,那就是裸奔的价格。牛市时,开发商最会造词了,什么独特资源、不可替代的产品,但是这个时候,一切都等于零。所以开发商必须承认,以往卖得好,是靠天吃饭而已,不要动辄提专业,提产品定位,提产品研发,提策划营销。我们的房地产其实跟农业一样:靠天、靠地、纯手工———所谓靠天吃饭,靠的是政策;靠地吃饭,也就是说大部分开发商赚的土地增值的钱;纯手工,说的是我们的房子,依然停留在手工生产的初级阶段。
哪里就来那么多骄傲呢?
不客气地说,那些自持央企或者资本实力的开发商,很骄傲地挤入房地产这个行业,并没有给这个行业带来多少专业价值,甚至降低了整个市场的竞争能力。而我们希望在这种调整后,出现那种用专业跳出来的产品和公司,因为牛市里很难诞生伟大的公司,而熊市则可以。比如宝洁、通用、联邦快递等公司都是在历次经济萧条中诞生成长起来的。
反思的时候又到了。如果不反思,那算账的时候就要到了。拥抱调控吧,这是开发企业长大的必然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