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南京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南京分站 >> 本地资讯 >> 南京召开社会建设创新大会 杨卫泽:发展更要看民意

南京召开社会建设创新大会 杨卫泽:发展更要看民意

来源:新华报业网 编辑:管理员 2011年06月24日 08:58:33 打印

  “宁愿少上一个项目,也要把低保标准提高到一定标准。”在昨日的南京市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群众工作会议上,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表示,公共财政要切实向民生倾斜,社会管理要“向下给力”,将群众利益作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试金石。杨卫泽在会上还批评说,如今街道很多干部精力都投入搞经济了,民生软指标让位于经济硬指标,社会管理结果成了短腿。他提出,街道干部应该把精力放在社区管理上,放在为基层百姓服务上。 

  关键词 社会管理

  街道干部不搞经济多下基层

  推广“建邺模式”和“仙林模式”

  社会建设要从社区建设做起,社会管理要从社区管理做起,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突破口和基本方向。杨卫泽在会上特意表扬了在全国得到推广的“建邺模式”和栖霞区仙林街道“网格化”管理模式。

  根据计划,今明两年南京市在社会管理上将要着力抓三件事。一是全面建立“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在建邺区试点成功并开始在全国推广。二是推行社区“扁平化”管理,减少中间环节,推进街道重心下移,实现人财物、责权利联动下移。三是推进“网格化”管理,以街镇干部、社区工作者、民警和志愿者等为责任主体,形成“多网合一、一网多格、一格多元、多元联动”格局,建立起责权利更加明晰的基层“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

  “街道很多干部精力都投入搞经济了,民生软指标让位于经济硬指标,社会管理结果成了短腿。”杨卫泽在会上批评了这种不良倾向,他强调,街道要回到社会管理服务的职责上来,不能街道干部越来越大,成为区政府的“第二政府”,而是应该把精力放在社区管理,放在为基层百姓服务上。

  坚决禁止强征强拆强建

  “群众利益是块试金石,”杨卫泽表示,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根本,旗帜鲜明地体现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一切有利于群众的就干,不利于群众的就不干,决不为片面发展而与民争利。要建立党委政府主导的群众利益协调机制,着力健全社情民意调查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利益平等协商机制,特别是要健全群众诉求表达和反馈机制。要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工作,进一步深化、拓展、提升“牵手行动”,发挥“12345”政府服务呼叫中心功能,及时了解、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使诉求表达更有效、反馈更及时。

  杨卫泽在会上特别强调,要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坚决纠正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等工作中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禁止强征、强拆、强建,决不让群众在城市化推进、农村改革、企业改制过程中利益受损。

  -链接

  建邺模式“一委一居一站”

  从2011年其将全区所有街道的招商引资等经济职能全部剥离,交由四个功能园区承担,将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向街道层面拓展。在基层建立“一委一居一站”的基层社区组织新架构,简而言之,居民“直选”和“海选”出社区居委会,组织居民自治,并收集民情,剥离了大量行政事务,回归自治职能。社区党委成为社区工作的“主心骨”,决策该为老百姓办哪些事。社区管理服务站则是社区居民的“服务员”,下设社区管理组、社区服务组和社区保障组,直接面向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受理办结各类行政事务,同时接受社区党委的领导和居委会的监督。

  仙林模式 街道干部全下社区

  仙林街道在全市率先实行社会管理网格化,将安全生产、公共卫生、信访稳定、社区管理等社会管理内容纳入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介绍,经过一年多的运作,仙林街道构建三级网格体系,以社区为基本单位,把街道分成6个一级网格,下辖40个二级网格、1144个三级网格(驻街单位),覆盖辖区25条道路、908家五小行业、1341个楼栋。“街道机关除保留少量机动人员外,其余人员全部下沉到一级二级网格,”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形成了一种“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的机制。

  关键词 生活保障

  城区低保将提至466元以上

  低保标准要和苏州相当

  最低生活保障是张“保底网”、“安全网”,对全市和谐稳定举足轻重。杨卫泽表示,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首先要做到城乡“低保”倍增。根据部署,从今年起,按照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20%-25%的比例确定当年低保标准,确保城乡低保标准增幅高于居民收入增幅,农村低保标准增幅高于城市低保标准增幅,加快缩小城乡之间“低保”标准的差距。今年,南京市的城市低保标准要与省内同类城市相当,到2015年农村低保标准要进一步与城市接近。

  南京市政府日前下了《关于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意见》。从2011年起,分别按照当地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20%-25%的比例,确定当年城乡低保标准。2011年底前,在六个主城区城乡统筹的基础上,栖霞区、雨花台区实现城乡低保标准统筹。

  记者了解到,2010年南京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如达到2.8万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万多元。年均分别增长了13.6%和12.2%。根据这一数据,主城区城市低保标准的计算公式应为:2.8万除以12再乘以20%=466元,2.8万除以12再乘以25%=583元。这样算来,今年南京市的城区低保标准将达到466元。据了解,目前苏州低保标准为450元,南京低保标准为400元。今年的南京低保标准较大幅度提高后,将和苏州相当。此前,基层社区人士曾透露,今年7月1日以后,南京的低保有望提高到480元,在全省处于前列水平。

  低保对象医疗救助逐年提高

  特殊对象保障标准也将随着低保“水涨船高”。根据计划,农村“五保”对象和城市“三无”对象供养标准在城乡统筹的原则下大幅提高,集中供养标准达到低保标准的1.5倍以上,分散供养标准由低保标准的1.1倍提高到1.3倍,2015年实现城乡统筹。重残和孤儿等其他对象的保障标准同步提高。

  低保对象在就医上也将得到更多扶持。2011年底前,低保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自付住院费用的50%,封顶线不低于2万元;今后逐年提高低保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和医疗救助标准。2012年上半年,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医疗救助与医保制度同步结算网络平台,提高医疗救助管理水平。

  亮点点击

  “发展要看数据更要看民意”

  南京要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和谐稳定“三个第一”,衡量标尺主要有两个:指标数据和群众满意。杨卫泽在会上表示,反映在工作层面上,就是看发展是否科学,群众是否得实惠。“科学发展争先进压力重重,群众满意得实惠任重道远。”他表示,仅有GDP、投入、工业产值等数据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已经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已经不符合群众的最新要求。他强调,要把发展出实绩与群众得实惠有机统一起来,积极应对发展出实绩和群众得实惠这一双重挑战。“如果数据上很好看,但老百姓不满意、不认可、不得实惠,那这就是个失败的发展、无效的业绩。”

  “收入倍增计划是硬任务”

  财政支出要切实向民生倾斜,杨卫泽在会上表示,要研究贯彻省里关于省级支出70%用于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规定的办法。要把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作为“硬任务”,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大向公共服务资源薄弱的基层和郊区、农村、新市区倾斜。要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最集中的环境、住房、交通、就医、就学和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位一体”养老服务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每名干部联系一户家庭”

  根据要求,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各区县、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条件艰苦和情况复杂的地方去,每年开展不少于7天的驻点调研。做到一个部门至少联系一个社区(村),每一名干部至少联系一户家庭,每个月非工作日时间,由领导干部牵头至少安排一次“居民接待日”活动。

  杨卫泽在会上指出,要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群体的多元诉求,主动适应现代技术手段的潮流,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政府网站、微博、数据库等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实现党群干群的零距离接触、零时差沟通。

上一篇:美公共债务规模25年内或翻番

下一篇:高铁网络售票8问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