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底,作为一名刚刚入职的“菜鸟级”记者,我搭上了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末班车。从沪杭动车组开行到京沪高铁通车……就像进入了丰收年一样,铁路也迎来了一茬又一茬的大丰收。作为记者,能够看到时速300多公里的列车,风一般地跑在纵横交错的铁轨上,心情是激动而自豪的。“4小时南京到武汉”、“1小时南京到合肥”、“将来六七个小时南京就能到成都”、“沪宁线列车15分钟就有一趟”……这些曾经见诸报端的标题,此刻放电影般地在我脑海中掠过——速度越来越快。
不错的,跑了两年春运,头一年,稿子里是“沪宁线一票难求”,第二年是“沪宁线余票多,到北京票已售罄”,第三年,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今年再写票紧的方向,估计就只有“西安、拉萨、青岛、兰州”了。
而所有报道中,最重要的,就是京沪高铁。从今年年初我就开始酝酿这个“鸿篇”,该如何下笔。从试运行、出运行图、公布票价,到上车体验、空铁PK、高铁特刊……一直忙到今年年中,本以为终于可以休息了,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刚开通不久的高铁却突然状况频发。再后来,我就从一个跑铁路的记者,生生地“变成”了一个“热线部记者”——每次一听到窗外打雷,我就想哭——所以我就在网上自学制作了“小晴娘”挂在窗前,为高铁祈祷“日日天晴”。
突然就想起一则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