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卫生部网站获悉,卫生部首次披露,蜱虫病患者血液具传染性,8月12日,卫生部下发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接触传播预防控制要点》。昨天,记者采访了江苏省疾控中心和南京市疾控中心的专家,对该《要点》进行了解读。
〉〉〉本地情况
“防控要点”有些啥?
无防护接触者需观察14天
江苏蜱虫病疫情是局部散
2009年至2010年,中国就发现了“蜱虫病”。当时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苏、辽宁等地出现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证实,这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该病毒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因和蜱虫叮咬相关,所以冠以“蜱叮咬病”。
卫生部发布通知,对于确诊的蜱虫病病例,家属要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呕血、咯血、牙龈出血、血便或血尿等出血表现,有出血表现的病人应住院治疗,医院尽量单间隔离并张贴明确标识。病人诊疗用品专人专用,诊疗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尽量减少探视,所有进出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对接触过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且未采取适宜防护措施的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自停止接触后观察14天,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诊治。
对于医护人员,卫生部也作出明确要求,医疗、流调、采样、陪护及转运人员应按预防接触传播类疾病的原则进行防护。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时应戴乳胶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应摘除手套,洗手消毒。从事气管插管或其他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并戴外科口罩和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置专用包装袋并进行消毒。
江苏省疾控中心的专家告诉记者,江苏的疫情是局部散发。今年6月份,江苏省卫生厅曾发布公告,截止到今年6月份,江苏省共诊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9例,其中安徽病人来我省就诊3例(死亡1例)、溧水县3例(死亡1例)、盱眙县2例、南京下关区1例,病例中农民7例、司机1例、职业不详1例(安徽病例),平均发病年龄为62岁(43岁~75岁),其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该病在江苏呈高度散发,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老年患者、既往有基础疾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
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李解权告诉记者,目前医院接诊的蜱虫病均为散发,多集中在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市民无需太过担心。据介绍,病毒通过蜱虫叮咬人体后会造成血热、脑炎等疾病。每年7、8月更是蜱虫的活跃期,今年3月份开始,南京市第二医院已经陆续接诊了好几例被蜱虫咬伤的患者。这些患者有安徽来安,也有江苏盱眙来的,蜱虫多活跃在丘陵地区。
〉〉〉特别提醒
是否意味着蜱虫病会“人传人”?传播几率较小
现在是蜱虫病高发期
发烧不退就去感染科
卫生部披露,研究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也就是俗称的蜱虫病,患这种病的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
江苏省疾控中心专家说,虽然说血液具有传染性,但实际上传染的几率是很小的。因为只有非常危重的蜱虫病人才会出现“出血”,另外,接触中也只有破口进入血液才有可能传染。
蜱虫病潜伏期可能为1周~2周。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蜱虫病的表现是啥?体温多在38℃以上还恶心
据疾控专家介绍,这种疾病多发于5至10月份,患者以青壮年以上人群居多,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尚不确定。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目前正是吸血蜱虫的活动高峰期,专家提醒市民,要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中长时间坐卧,要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不要穿凉鞋。裸露的皮肤可涂抹驱虫剂,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
遛狗人:在东郊草坪等地,甚至小区草坪遛狗时请注意,蜱虫易叮咬爱犬,从而带至家中。
钓鱼人:野钓者要扎紧裤管。
野游人:长衣长裤,勿入杂草树木丛中。
江苏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被蜱虫叮咬后临床病例多表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
新型的布尼亚病毒表现的症状跟出血热类似,专家称,江苏在出血热防控方面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措施,而且目前这种病毒尚未发现人传染人的病例,死亡率也很低,所以说该病毒可防可控可治。
不管是最近发生的蜱虫病,还是以前发生的恙虫病,这些感染性疾病都是以发烧为先发症状。这些病关键就是不能耽搁,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效果都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