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南京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南京分站 >> 本地资讯 >> 预报“多云间雨” 昨天南京早高峰却下大雨

预报“多云间雨” 昨天南京早高峰却下大雨

来源:扬子晚报网 编辑:管理员 2011年06月22日 08:55:47 打印

                  

                                  大雨来得猝不及防,遛狗的市民在路边躲雨。

  昨天上午,南京入梅之后第三场降雨持续了5个多小时,特别是在早高峰时降雨强度非常大,给上班族的出行带来了影响。今天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夏至”,气象专家表示,未来两天南京仍然多阵雨天气,而淮河以北地区今天起将出现一次较为明显的降雨过程。

  安徽来的雨团一路“奔”到南京

  前天晚上看天气预报,“南京多云,有时阴有阵雨或雷雨”,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很多人措手不及,“早高峰”时,很多人在大雨中被堵在了路上,此时很多地方路面上已经出现了积水,有市民形容说,上班时雨像倒下来似的,雨刮器都来不及刮。预报的这场“阵雨”持续到了中午12点左右才停。

  不仅仅是在南京,昨天本省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持续性的降雨。原来,前天半夜,自安徽生成的降水回波一路“奔”到南京,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在清晨给南京带来大雨之后,还继续东移影响到苏东南的大部分地区。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镇江、南通、常州部分地区雨量达到大雨。截止13点,南京江宁国家基准站录得的降雨量为14.8毫米,为中雨的量级,南京主城区大部分自动观测站的雨量都在10到20毫米之间。

  梅雨期间天气复杂,雨量不易预测

  昨天还有市民致电本报反映说,报的“多云”为何会下大雨?对此气象台专家告诉记者,在会商时考虑到可能会出现一次降雨过程,之所以没有报量级,是因为先前考虑可能会是10毫米以内的小雨,但是昨天实况降雨比预报要多了4毫米。相对而言,预报精细化程度不是太高。由于市区部分地段短时间降雨比较强,而且又是在早高峰,所以降雨对市民的影响比较大。而由于降雨分布不均,主城区市民可能认为预报不准,但是溧水、高淳地区的居民可能并没有这么明显感受。就好像前几次,气象台预报有大雨,但由于雨带位置偏南,南京南边的高淳、溧水地区都下了大到暴雨,雨水却绕过主城区,所以主城区居民同样也觉得预报不准。专家坦言,梅雨的降雨是比较难报的。目前南京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的边缘,容易出现这种局地性强雷阵雨天气,就算在某一个区,降雨分布也不平均,精细化预报还有一定难度。  

  提前三小时精确预报 尝试在电台滚动发布

  记者了解到,昨天凌晨5点时,南京市气象台就已经修改了预报,将雨量调整到中等。气象专家表示,现在通过雷达技术,可以提前三个小时预报雷阵雨,但是如果通过发短信可能造成通道不畅,影响用户及时收到短信。目前,南京市气象台已经尝试和电台合作,在交通102.4频率每个半点报天气,滚动发布最新的天气动态。

  近期天气

  近期南京天气:今天多云有时阴有阵雨或雷雨,21℃~31℃;明天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22℃~31℃;后天阴有阵雨或雷雨,22℃~27℃

  今明苏北雨量大,沿江苏南仍可能有阵雨

  今明两天,随着雨带的北抬,本省淮河以北地区将出现一次比较明显的降雨过程,其中徐州、连云港、宿迁等地雨量可达中到大雨,雨水将缓解当地的旱情。而南京等沿江苏南地区仍以局地性的阵雨为主,同时温度偏高,体感闷热。预计后天开始,南京等地的降雨将增强。同时今年第五号热带风暴“米雷”可能在22日晚-23日形成,登陆我国的概率较大。台风的出现对环流影响也比较大,给预报也增加了难度。

  根据南京市气象台的统计,自14日起入梅之后,南京的累计雨量已经超过120毫米,未来仍有可能出现明显降雨,所以南京今年不是一个“枯梅”。

  今天迎来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因为其重要性,很多地方自古以来就直接以“节”来命名这一天,因此夏至又被称为夏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徐艺乙说,老南京过夏至还是颇讲究的,要吃面条,禁诅咒、戒剃头。老南京在这一天是一定要吃面条的,“这一天吃碗凉面,能防暑又能解馋。”   

  ■链接

  “多云到阴有阵雨或雷雨”,到底有没有雨?

  这几天,天气预报都是“多云到阴有阵雨或雷雨”,这让一些市民很头疼,这到是下雨还是不下雨呢?一位气象预报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来说,预报“多云到阴”,可能不一定都是阴天,可能还会露出太阳;预报“多云到阴有阵雨或雷雨”,没有预报雨量,那么可能有局地性的阵雨,累计雨量在10毫米以内,但是也不排除短时间降雨强度大;预报“阴有阵雨或雷雨,局部有中到大雨”,那么降雨的可能性大,而且部分地区下大雨的可能性也大。

上一篇:希腊或可避免危机 美股收高

下一篇:国网和区域电网“暗战”特高压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