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两周前默克尔掷地有声的“不支持欧元债券”,还是一周前萨科齐5小时的“闪电访华”,均透露出作为欧元区中流砥柱的德法两国,都希望在欧债现行解决机制下,集合多方力量,渐进而非激进地解决欧债危机。而作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的中国,自然成为欧元区寄望再度出手相救的对象。
作为欧元区第一、第二大经济体的德法,自然不希望被欧元债券绑架,用自身信用持续为欧元区债务国担保,从而由“短暂救急”变为“永远救穷”。
而对于欧债持有大国的中国,不推出欧元债券,同样符合中国利益。这亦是2009年底欧债危机爆发至今,中国官方多次表态对欧盟经济有信心,并屡次增持欧债的原因所在——欧债危机必须在现行债务解决机制下,通过短期资本救助和技术性债务重组,以及中长期财政赤字压缩和实体经济振兴,渐进地解决持续恶化的欧债危机。而非激进地推出欧元债券,掩盖短期债务困境,从而埋下更为严重的长期隐患。
如果解决欧债危机,选择推出欧元债券的激进之路,从而形成更为不确定且更为严重的风险,德法等国极可能为免身陷其中而脱离欧元区,使欧元彻底崩溃。若果真如此,除欧元区所有国家均要蒙受难以承受之重外,对中国而言,亦是一个绝对的利空结局。
中国不希望欧债危机持续恶化,更不希望为了短期掩盖欧债危机,而激进地推出欧元债券,从而形成更大的风险黑洞。因为一个经济稳定增长的欧盟,更符合中国的利益。对于严重依赖出口加工的中国经济而言,在短期内难以完成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情况下,经济稳定增长的欧盟至关重要。但自2009年底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对深陷欧债危机的“欧猪五国”(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累计出口降幅已近40%。
不推出欧元债券符合中国利益,还因为中国所持欧债的损失,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而如果推出欧元债券,反而会给中国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截至目前,中国持有欧债总额在6000亿欧元左右,但其中债务风险大的“欧猪五国”主权债务不足20%。虽然以此权重综合评估2009年底至今,中国所持欧债的损失比例在12%左右,而同期所持美债的损失仅7%。但如果从2008年次贷危机算起,中国所持欧债损失的比例则与美债基本相当,均接近15%,何况同期中国所持欧债的额度仅为美债的65%左右(欧元兑美元后)。
基于此,如果欧债遵循现行解决机制渐进解决,而不采用激进手段,产生更为不确定性风险的话,中国所持欧债的风险肯定会小于美债。所以说,不推出欧元债券,符合中国利益,更何况,如果推出欧元债券所造成的不确定风险,将欧元区拖入更难以自拔且极可能使欧元崩溃的局面,必然会再次造就美元10年前独霸全球的地位。这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中国央行提出的“超主权储备货币”策略,则是一个绝对的坏消息,它必将形成人民币国际化难以突破的天花板。如果美债危机持续恶化,而欧债危机在命悬一线之后企稳,由此形成美元欧元双双衰弱后的相对稳定格局,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而言,则会提供前所未有的宝贵时机。
这绝非不可能。实际上,在日本经济持续20年不振且今年遭遇特大地震和核泄漏事件后,而英国受自身经济体量影响且受欧债危机波及,人民币极有可能在中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助推下,经过10年至15年的深耕拓展,超过日元、英镑的影响力,成为位列美元、欧元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结算和储备货币。
不推出欧元债券,不仅符合德法的利益,更符合整个欧元区的长期利益,同样也符合中国的长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