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气象台昨日发布重要天气报告:今天夜里到后天,本省自西北向东南有一次较明显的降水过程,明天沿淮和淮北地区中等局部大到暴雨,后天淮河以南地区局部大到暴雨。由于高空有冷空气南下,在此期间,本省部分地区将会出现雷电、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另据省气象局专家会商意见,23日之前我省入梅的可能性不大。
从昨天下午开始,市民就能感觉到,南京的天气是异常地闷,下午三点半左右,市区飘了点小雨,但是反倒是更加闷热了。预计今天好天气还将维持一天,从今天夜里开始,本省的天气就要转阴有雨,一直到周六,全省西北到东南都可能出现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希望市民能够提前做好准备。雨水将肃清闷热,未来几天南京会比较凉爽。
近期雷电频繁,提醒市民要做好自我防护。在家中遇到打雷的时候,应关闭所有电器,拔掉所有电源线插头。这里需特别注意的是要拔掉插头,因为雷电的高压可直接通过电源击穿电器。另外,不要接打电话。在外遇到雷雨,应尽量快速进入室内,关闭门窗,远离电子设备。
而在家中时,最好不要待在卫生间。因为卫生间的水管多为金属体,导电性强,所以雷雨天卫生间自然成为家中雷击高发区。如果市民在楼顶上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的话,由于太阳能热水器绝大多数没有接地线,没有连接避雷设备。一些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时为了采光好,甚至搭建了高的铁架,万一打雷,热水器就有可能成为“引雷器”。
近期雨水频繁,加上天气闷热,也容易让人联想到是不是要入梅了?对此,江苏省气象局专家经过会商后,判断近期本省还没有入梅,预计23日之前入梅的可能性不大。记者了解到,江苏平均入梅日是在6月18日至6月20日,最早入梅的记录是在1956年,为6月3日;最晚入梅的记录是在1965年,为6月30日。一般把在6月12日之前入梅称之为“早梅”,6月23日或以后入梅就算是“迟梅”。
入梅时间晚对梅期长短、梅期雨量会不会有影响呢?据了解,南京大部分入梅晚的年份,梅雨期降雨量通常比较小。比如2005年,南京是在6月25日入梅的,是不折不扣的“迟梅”,当年的梅雨期也只有短短的3天。因为夏季作物的水源主要来自梅雨期间的降雨量储备,如果“迟梅”正好遇上这一年降雨量偏少,那么夏季作物将很难度过梅雨之后的伏旱期。但是今年江淮梅雨期的长短和梅雨量究竟如何,目前还不好判断。
晚梅会否引发枯梅?
江苏气象专家徐群研究员告诉记者,如果精确说来,入梅的早迟与雨量的丰枯没有太大关系,有的年份晚梅甚至雨量偏多,最典型的就是1998年,入梅晚,但是却出现了二段梅,导致雨量超过往年平均水平,是个丰梅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整体气候环境有点异常,6月2日,已有国外的气象专家指出,夏季,厄尔尼诺有渐渐复苏的迹象,而根据往年的经验,厄尔尼诺年降雨往往会有异常。
据气象部门统计,自1999年以来,包括江苏、上海、安徽等地在内的长江中下游流域,梅雨期间的降水普遍呈减少趋势。我国权威气象专家丁一汇在今年4月份参加南大学术研讨会时说,1999年以后,梅雨带已经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明显北移到了长江以北的淮河流域。2003年和2005年,沿淮地区还遭遇了罕见大水。对于梅雨带北移的原因,有专家认为,1990年~2007年梅雨期东亚中纬度地区对流层明显增暖、平流层明显冷却,导致东亚副热带大气的扩张,使得梅雨带向北移动。也有专家认为,这和1999年以来中东太平洋水温下降导致拉尼娜现象增强有关。丁一汇预测,今年梅雨期间,包括南京地区在内的长江流域雨量仍会偏少,降雨主要集中在黄淮地区。
近期南京天气:今天多云到晴,夜里多云转阴,23℃~34℃;明天阴有阵雨或雷雨,24℃~31℃;后天阴有阵雨或雷雨,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