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南京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南京分站 >> 本地资讯 >> 发改委:高耗能行业过度发展仍未控制

发改委:高耗能行业过度发展仍未控制

来源:发改委网站 编辑:豫言 2011年06月02日 08:00:11 打印

导读: 针对开发商坐地起价这一顽疾,发改委要求从5月1日起,所有楼盘必须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并做到明码标价、一套一标,不得擅自涨价。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价格监督检查分局工作人员表示,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制度已在深圳执行多年,而“高报低开”的问题由来已久。

  提要:针对开发商坐地起价这一顽疾,发改委要求从5月1日起,所有楼盘必须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并做到明码标价、一套一标,不得擅自涨价。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价格监督检查分局工作人员表示,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制度已在深圳执行多年,而“高报低开”的问题由来已久。

  针对开发商坐地起价这一顽疾,发改委要求从5月1日起,所有楼盘必须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并做到明码标价、一套一标,不得擅自涨价。

  一个月过去了,“一房一价”政策执行得如何?曾经扑朔迷离的房价能否摊在阳光下?

  开发商的对策:阳奉阴违

  国家发改委发布《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要求从5月1日起商品房销售实行一套一标,并明确公示代收代办收费和物业服务收费,商品房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收任何未标明的费用。商品房销售价格明码标价后,可以自行降价,打折销售,但涨价必须重新申报备案。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记者走访调查发现,针对发改委的明文规定,开发商通常采取三个“招数”应对:

  一是“遮遮掩掩”。记者走访了多个楼盘销售中心发现,只有少数楼盘严格按规定在显著位置放置标价牌。深圳宝安区一在售楼盘的营销中心就没有明显的标价牌,但销售人员表示他们已执行“一房一价”规定,每套房子都有价格。但购房者只能通过销售人员口头得知自己看中的房子的价格。

  二是“阳奉阴违”。最近记者以购房者身份走访了位于深圳龙华的“中央原著”楼盘,在销售现场看到,3栋6CD的公示价格为每平方米33583元。而记者在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网站上查询发现,该房备案价格为每平方米26400元。两个价格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其他楼盘也发现了此问题。

  更有甚者,还有楼盘的售价超过备案价格。以面积为63.19平方米的深圳“金地上塘道”10栋1单元16B为例,销售人员告知的最终售价为152万元,而深圳市规划国土委网站的数据显示,这套房子备案价格为每平方米23817元,据此计算总价应为150万元。

  三是“高报低开”。面对明码标价的要求,很多开发商玩起了价格游戏,把商品房备案价格定得远高于销售价,而两者之间的价差就是开发商坐地起价的空间。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不高过备案价格的情况下,隔三差五地给房子涨涨价。以广州市番禺区的诺德中心城楼盘为例,6梯1402房的标价为166万元,实际售价为107万元,两者足足相差近60万元。

  有关部门的监管:格式审查

  “一房一价”政策没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在于政府执法部门未对那些有法不依的开发商进行严肃查处,使那些“遮遮掩掩”和“阳奉阴违”的现象还有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开发商之所以使用“高报低开”这些把戏,还在于价格备案这一环节存在监管漏洞。为何明显高于实际售价的申报价格能够获得有关部门的许可?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价格监督检查分局工作人员表示,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制度已在深圳执行多年,而“高报低开”的问题由来已久。“但由于商品房价格实行的是市场调节价,地方价格主管部门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可以查处和干预‘高报低开’的行为。根据目前的规定,我局仅是‘一房一价’价目表的监制机关,只具有格式审查权力,即审查开发商是否按照固定格式公布相应内容,而对于标示的具体价格则无权干涉。”该工作人员说。

  广东省物价局也证实了这种说法。该局表示,“在广东省,除保障性住房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外,其余商品住房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依法自主制定。对市场调节价管理的商品房价格,依据现行法律规定,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具体价格水平,而主要是规范商品房销售中的价格行为。”

  政策被架空呼唤“有形之手”

  出台“一房一价”政策的初衷是要构建一个公开透明、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从而让房价逐渐回归理性。但从深圳、广州等城市的落实情况来看,这一政策已出现了被架空的危险,政府“有形之手”没有果断出击是重要原因。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当“一房一价”遭遇无人能管的“高报低开”,沦为了“走过场”的形式时,管理房地产市场的行政之手应在此特定时期有所作为,积极介入商品房定价环节。

  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韩世同(微博 博客)说,在1998年到2003年,楼盘销售其实已经是明码标价。随着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开发商才耍起了滑头,玩起“躲猫猫”的游戏。对此,政府应当干预,还消费者以知情权。财税部门掌握开发商的成本、利润情况,应该与房管部门合作,监控行业动态,维护房价的合理定价。

  专家们指出,“一房一价”是落实国家楼市调控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应当尽快从两个方面抓起:

  一是尽快出台“一房一价”实施细则,将备案价格与房价控制目标挂钩,比如将房价控制目标分解到各个片区,每个楼盘的价格都不得高于该片区房价控制目标。同时赋予执法部门更多的监督查处手段,对于屡教不改的开发商实施重罚。

  二是加强协作,防止推诿扯皮。楼市调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国土房管、工商物价、财政税收等众多部门,如果不能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就会出现“九龙治水”的尴尬。当前楼市调控已经进入由量缩转为价跌的关键时期,只有扎紧篱笆,堵住窟窿,调控措施才能奏效,群众的期望才能实现。

  针对部分楼盘执行“一房一价”不到位的情况,武汉市物价局从6月起展开严查行动,对不公开标明每套房子价格的楼盘将实施重罚,只要发现开发商没有执行有关规定,每套处以5000元罚款。

  武汉市物价局还规定:对各楼盘构成价格欺诈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还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上一篇:市场调查:上半年中国钢材进出口状况深度分析

下一篇:多国PMIl联袂下降 滞胀隐忧抬头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