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一道悠长的汽笛声划破南京民营造船业的沉寂。由南京乘浪船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乘浪船业”)建造的3.1万吨近海散货船“全强轮”号,在这一天顺利下水,标志着南京民营造船企业首次突破3万吨级的关口,向更高水平挺进。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河南村的乘浪船业,只见占地百余亩的厂区内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船台上,3艘油船的建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其中2艘处于主体合龙阶段形貌初显;而不远处的江面上,停泊着1艘刚刚建成的8500吨级油轮。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带领我们参观厂区的乘浪船业总经理南祥荣自豪地说, 2007年9月从一片滩涂地建厂,短短4年时间,乘浪船业凭借乘浪而上、逆流出击的勇气与智慧,迅速崛起,成为南京民营船企中的弄潮儿。
乘浪而上 脱颖而出
2007年,全国的造船市场可以用“火爆”来形容,各种民间资本也纷纷涉水造船业,南祥荣与乘浪船业副总经理林乾宇正是其中的佼佼者。“那时没有自己的船厂,只能租船台造船。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常常是船还差2个月建好,船台老板就来催促腾出船台。”原籍温州的林乾宇对记者说,“那时,特别想拥有自己的造船厂,只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地方。”
一次偶然机会,林乾宇听朋友说南京有个修船厂要转让,他连夜赶到南京查勘,用手机拍下了厂区环境。“带回家给朋友们看,他们都觉得好,第二天我们就带着钱来买地。”这段视频至今仍保存在林乾宇的手机里。短短1分钟的影像,让我们看到这座民营船厂的急速蜕变:短短4年时间,一块仅有一座破旧船台的滩涂地发展到如今,成为占地100多亩,拥有2万吨级船台1座、4万吨级船台3座,年生产能力超过15万载重吨的现代化船厂。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乘浪船业的蓬勃发展亦得益于建厂之时的高标准、严要求。由于建厂场地原是以修船为主的滩涂船厂,基础设施简陋,最初在做工厂规划时,乘浪船业定位于建造1万至2万吨级的船舶,这也是当时市场的主流吨位。但在与南京船检部门沟通时,时任南京船检局船检科科长的黄金山先生却建议,乘浪船业应立足长远,直接瞄准5万吨级船舶。
“从2万吨级到5万吨级,这代表建厂的成本至少要翻几倍。老实说,我们当时很没有信心。”南祥荣说。作为"“金牌船检”的黄金山却对此胸有成竹,他从企业的场地、设施、战略发展空间,说到南京造船的技术服务与质监控制能力,一番科学精细的分析,彻底打动了南祥荣。他决定加大投入,搭建水泥船台、重金购置数控火焰切割机、100T平板液压车、铣边机、汽车吊等大型设备。
“我们花了300万元添置了一台龙门吊,也是这一片造船厂中的第一座龙门吊。现在我们厂的每一座船台都配有相应的行车,起吊能力均在100吨以上。建设的投入是巨大的,但这也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南祥荣深有感触地说。
正是因为起点高、基础好,乘浪船业才能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当南京的大多数船厂还在建造万吨级船舶时,乘浪船业已经具备建造5万吨级船舶的能力;当国内造船吨级年年攀升,不少企业因产能落后而惨遭淘汰时,乘浪船业正在向制造更高吨级船舶的目标稳步迈进。
如今,乘浪船业又率先实现南京民营造船3万吨级的突破,这让我们看到,只有乘浪而上,方能脱颖而出!
先造后卖 创新模式
2008年可以说是中国造船市场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一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同时也带走了我国造船业的繁荣。新造船订单急剧“缩水”,造船产能严重过剩,延期交付和弃单现象更是成了“家常便饭”。面对造船业激进扩张后的突然萧条,众多民营船厂仿佛步入漫长的寒冬,或倒闭,或停工,或被收购,成为行业重新洗牌的牺牲品。
但那时仅仅起步才一年的乘浪船业,却逆流而上,迎来自身发展的第一个春天。“能在2008年的行业洗牌中存活下来,这要归功于我们独特的经营模式。”南祥荣说到,“大多数造船企业是先接订单再造船,而我们是先造船后接订单,因此,即使没有订单,我们也能为自己创造‘订单’。”
没接订单就开工造船?这对大多数民营船企来说,想都不敢想。一条船的造价动辄百万千万,若没有订单预付款的支持,普通民营船企难以负担;若船造好了无人购买,船厂更得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那么,乘浪船业为何有如此超强的勇气呢?南祥荣解答了记者的疑问:“一个人的力量当然有限,而集体的力量却无可限量。乘浪船业采取的是合资造船的模式,这样造船成本与风险分摊到个人,就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了。”
据乘浪船业副总经理林乾宇介绍,该公司已建造并交付的7艘船均采取合资模式建造,建船成本由众股东承担,若船建好后顺利出售,各股东就按参股份额分红;若不能出售,建好的船还能先放入某个股东的航运公司跑跑航运。“但事实上,这些船还在建造时就全被订走,我们还没有‘自产自销’的机会。”林乾宇笑着说,“买方看到其它船厂空空如也,我们的船台却全部投入使用,便会认为船厂生产红火、口碑好。大家都爱在生意红火的地方买东西,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在造的船越多,买船的人越多,一艘船卖出去,就有资金继续造下一艘。”
依靠这种合资造船、先造后卖的独特经营模式,乘浪船业在金融危机的巨浪中硬生生劈开了一条前进的道路。自2008年以来,乘浪船业相继建造并售出2.3万吨散货船2艘、1.7万吨散货船1艘、8200吨油轮2艘,以及刚刚下水的3.1万吨散货船“全强轮”号。目前,乘浪船业的4座船台也都全部“客满”。
精益求精 以人为本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对于建造成本高、周期长的造船企业来说,质量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根本。南祥荣深知这一道理,他说:“作为制造型企业,大规模生产必然需要一定的质量标准和流程体系。为此,乘浪船业在建厂之初就根据自身特点,抓好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中国船级社工艺认证的工作。得益于这些标准化的企业运作管理手段,近年来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屡获殊荣,先后被评为南京市‘质量诚信船厂’、‘江苏省质量诚信3AAA级品牌企业’、‘南京市船舶协会理事单位’等等。”
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使乘浪船业快速成长为业内知名的“信得过”船企,而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更为乘浪船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作为一位老航运人,南祥荣在乘浪船业成立前也曾在船上工作过。据他介绍,乘浪船业其他管理人员也都有过船上工作经验,还有几位甚至当过船长、大副。“我们跑过船,就更能体会船东的心理,现在建船时就忍不住把自己当做船东,从使用的细节来考虑船型是否合理,哪些地方还能再改进。”南祥荣如是说。这种“以船东为本”的经营理念,为乘浪船业赢来很多回头客,在行业内形成良好口碑。
不仅如此,宽厚的南祥荣还将“以人为本”理念延伸为“以职工为本”的管理艺术。“乘浪船业工人的薪酬制度完善,工资一日一结,从不拖欠,逢年过节发奖金。”在采访中,一位年仅30岁、却已是乘浪船业元老级职工之一的施工队队长这样告诉记者。据他介绍,由于造船企业的施工部分大多是外包给施工队的,因此在大多数民营造船企业中,人员流动性高达60-70%,管理十分困难。“但在乘浪船业,是反过来的,固定工人比例高达70%。”
“不少短期工人干了一段时间,觉得在这里工作有保障,老板有人情味,就留下来做长期工。”这位队长笑呵呵地说,“自从我来到乘浪船业,手下的工人也渐渐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300多人。”
正是这支人员稳定、技术过硬的施工团队,将乘浪船业“质量第一,诚信第一”的生产理念落实到每一艘船舶的建造工序中,使每一块钢板,甚至每一个焊点,都化为了乘浪船业无限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