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南京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南京分站 >> 本地资讯 >> 新兴经济体紧缩政策渐行渐远

新兴经济体紧缩政策渐行渐远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豫言 2011年10月26日 10:34:43 打印

导读: 但与之前的货币政策声明有差别的是,印度央行此次的声明更加关注经济下行风险,紧缩的强硬立场出现了明显松动。

  印度央行10月25日宣布,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即分别提高回购利率和反向回购利率至8.5%和7.5%,上述两个利率分别为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投放与回笼的利率。这也是印度自去年3月份以来的第13次加息。不过,该行在声明中表示,在下月中的货币政策会议中采取利率决策的可能性相对较低,暗示该行将结束始于去年年初的加息周期。

  在该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之前,曾有分析人士预测,该行将维持利率不变,因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印度的经济增长前景。在其它金砖国家中,中国自7月份以来未做出基准利率的调整,俄罗斯近期下调国内借贷成本,巴西甚至连续两次下调基准利率。新兴市场国家时日已久的紧缩货币政策已经露出宽松的端倪。不过,市场人士也指出,货币贬值和极端气候使得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再宽松”难度加大。

  印度紧缩立场放松

  印度央行行长苏巴拉奥在25日发布的货币政策声明中宣布,当前印度的通胀率和通胀预期依旧保持高位,高于该行能够承受的“舒适水平”。数据显示,印度通胀率自去年12月份以来未曾低于9%。

  不过,苏巴拉奥还表示,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考虑到印度近期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这主要归因于过去货币政策的调整以及其他因素。只要通胀开始出现下滑,该行将对货币政策立场进行调整,更多考虑经济下滑风险。他还提到,尽管当前的高通胀率状况仍会持续至11月份,但是该行在12月的货币政策会议中进行利率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印度央行一年召开八次货币政策会议,在今年迄今的几次货币政策中,该行均做出上调利率的决定。而自去年3月份以来,该行除了在去年12月的议息会议中维持利率不变外,其他的13次会议都宣布加息,货币紧缩力度(累计加息375个基点)居新兴经济体前列。

  但与之前的货币政策声明有差别的是,印度央行此次的声明更加关注经济下行风险,紧缩的强硬立场出现了明显松动。

  印度央行表示,美欧经济的增长动力日渐趋弱,而新兴经济体因与欧元区保持密切的贸易和金融联系,因此,外部经济不确定性风险也开始传递至新兴经济体。受此影响,印度今年二季度的经济增速由一季度的7.8%降至7.7%,而4月份至8月份的工业部门产值增速为5.6%,而在去年同期,这一数值为8.7%。鉴于以上因素,印度央行下调了2011-12财年的经济增速预期,由8.0%降至7.6%。

  宽松阵营或不断扩容

  分析人士称,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印度央行货币紧缩的力度大于其他经济体,且面对外部经济恶化,该行也迟迟未将货币宽松列入议程,这主要是因为持续旺盛的国内需求一直是印度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也使得该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部经济不确定性风险的冲击。但是,其他经济体量较小且外需依赖度较高的经济体则没有这份幸运,货币政策走上宽松之路或将是未来的重要考虑方向。

  如在本月放宽货币政策的新加坡,其9月份的出口出现4.5%的同比下滑。新加坡金管局还将该国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由5%-6%降低至5%。今年下半年以来两次降息的巴基斯坦则将今年的GDP增速由此前的4.5%大幅降至2%-3%。同样因外部环境恶化而下调利率与经济增速预期的还有印尼和土耳其。

  另外,已经连续两次降息的巴西,该国虽然也有强劲内需作为经济支撑,但是,作为主要的大宗商品出口国,巴西更容易受到全球经济“寒流”的影响。这也使得巴西央行不得不收起货币紧缩工具,并将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由4%降至3.5%。

  宽松之路并不平坦

  外部经济不确定增加导致国内经济前景恶化,无疑是导致新兴经济体加息周期结束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一过程中伴随的外资回流和本币贬值,却使新兴经济体货币决策陷入两难困境。另外,极端气候可能导致的通胀压力抬头更加大新兴经济体的决策难度。

  印度央行在24日发布的经济和货币政策报告中表示,印度卢比的贬值加大了国内的通胀压力,使得该行抑制通胀的难度加大。数据显示,印度进口额约占该国经济总量的22%,而印度卢比对美元汇率今年以来累计贬值幅度约为10%。当地经济学家认为,持续贬值将抬高进口产品价格,进而推升国内整体物价水平。而面临同样两难境况的还有巴西、印尼和韩国等新兴经济体。

  另外,在上周,由于外部环境恶化和洪灾肆虐等因素,泰国央行宣布维持基准利率3.50%不变,使连续7次的货币紧缩进程(累计幅度达175个基点)戛然而止。但是国内因洪灾而导致通胀抬头的可能性却在提高。

上一篇:力拓高管:中国铁矿石需求依然强劲

下一篇:机械行业出口形势趋好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