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1年货币政策所走过的历程,可以发现在“稳健”的基调之下,央行在把握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方面做出了更多思量。展望2012年,央行亦无法轻松。一方面,欧债危机所带来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或甚于今年;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也面临出口增长乏力、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等难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货币政策是继续坚持“稳健”,着重预调微调,还是谨慎转向,偏于适当宽松?市场对货币政策的种种疑团,尚有待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明确方向。接受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认为,明年在稳健的基调之下,货币政策在“预调微调”方面将加大力度、加快频率,货币政策将更偏于“灵活性”。
稳健基调下波折的一年
今年1月至7月,货币政策开始持续收紧。央行先后在2月、4月、7月三次上调存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同时在1月―6月,保持了每个月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率。穿插其间的,还有频繁的公开市场操作、汇率弹性的增强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
随后,货币政策进入一个相对审慎的观察阶段。8月到10月,货币政策鲜有“大动作”,央行主要采用公开市场操作手段调节流动性。其间,引起市场较大反应的当属扩大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今年9月起,央行将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并根据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在3-6个月内逐步实施到位。这有利于维护准备金缴存基数的完整性,健全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调控功能。
11月开始,“预调微调”逐步走上货币政策舞台。在央行发布的《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已经出现政策将“预调微调”的提法。最突出的表现则在于11月30日,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年率0.5个百分点,这是近三年以来存准率首次被普遍性地下调。
在实施总量调控的同时,央行从年中开始联合其他宏观调控部门,通过信贷手段进行结构优化,切实做到有保有压,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重点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
尽管市场也有一定争议,但是从大局来讲,央行一系列“费思量”的政策操作带来了成效,货币信贷增长向常态水平回归,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相适应。在主动调控之下,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趋稳,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也自高位逐月回落。
明年“微调”频率有望加大
日前,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早于市场普遍预期,引发了种种猜测和争议。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指出,央行选择在这个时点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最主要的考虑是给出一个明确信号,提振市场对防止经济增长大幅下滑的信心,尤其是针对近期欧债危机演变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下行风险。
确实,最新公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预示经济景气正从扩张转为收缩,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继续下滑几成定局,同时市场普遍预计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将回落至5%以下,“稳增长”的声音逐渐响起。
分析认为,这或许意味着在稳健的基调之下,货币政策在“预调微调”方面将加大力度、加快频率。而至于市场所希望的货币政策出现转向则可能性不大。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李稻葵指出,此次下调存准率属于微调预调的范畴。他认为,目前尚不好判断货币政策是否为整体转向,须监测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11月下旬时曾表态,当前要加强对经济金融运行的监测分析,准确判断宏观经济走势,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要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和取向,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巩固好宏观调控的成果。
彭文生也表示,目前尚不确定下一步是否需要使用较激进的货币政策,需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发展,尤其是欧洲债务危机的演变。在维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下,2012年政策的关键词将是“灵活性”。
至于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成为业内共识。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存款准备金率将继续下调。彭文生也认为,央行还会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一个可能的时点是明年1月份。由于明年1月份将迎来春节,届时对流动性需求较大,同时,央票和回购的到期量小,可能面临流动性再次偏紧的局面,因此央行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较大。
同时,信贷政策将继续发挥优化结构的作用。朱海斌预计,政策会鼓励部分行业(例如保障房、水资源保护、地铁投资和服务)的发展,这将为未来内需增长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