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南京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南京分站 >> 钢厂资讯

别赋予铁矿石期货那么多“神功”

来源: 编辑:薇薇 2012年11月3日 9:29:23 打印

  近一时期,业界及舆论就有关推出铁矿石期货一事,极为关注,称好颇多,更不乏观点认为:此举能“更准确地发现价格”……

  真能如此吗?

  若依据众人皆知的期货“理论”功能,似乎应该如此。但是,在市场多利益主体竞相残酷投机逐利环境下(只要符合现行市场相关法律法规,投机也是一种市场运作方式),在现今中国期货市场发展运行阶段及环境中,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有关期货的功能及作用,早有很多非常专业的论述,足够让我们去认真学习和研究的,不再赘述。我们在此仅扼要思考两点:

  ――假设如果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及国内经济出现周期性下滑作用下钢材价格剧烈波动或骤跌之前,我国已经有了铁矿石期货,是否就可以相对稳定届时国内外的铁矿石市场价格呢?是否众多铁矿石贸易商即可以通过期货获得准确“价格发现”而有效规避巨大的当期利润损失呢?

  ――按照期货的性质,铁矿石期货是一种未来交货的商品,是对未来铁矿石价格变化进行某种预期选择性投资,若在严格规范运作的前提下,其套利交易相对来说风险较小,这也许相对更多适合一些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但目前在全球铁矿石处于少数几家寡头矿山垄断背景下,铁矿石期货又会对真实终端需求下的“价格发现”及“波动因素”有多重要呢?在当今中国尚有众多铁矿石贸易商(包括进出口贸易商),其经营行为和经营意图“多元化”背景下,在期货公司、经纪公司、证券公司竞争激烈的现实市场环境下,铁矿石期货的本质功能果真能如愿施展吗?

  当前,对铁矿石期货的片面期盼,有必要稍冷勿热。

  为什么?

  期货是一种投资市场,是回避现货价格风险的一类工具。但期货本身有其自身特点,作为投资市场的铁矿石期货也有其特定风险。期货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体现了市场风险的共性。在任何市场中,都存在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也有来自期货交易内在投机个性风险(交易者的非理性投机、市场机制的不够健全、保证金交易的杠杆效应等)。

  尽管如此,无论铁矿石期货的推出否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当前铁矿石交易手段及模式相对不够丰富和完善的局面,但“新政策“的出台毕竟会多一种交易运作模式,仍毫无疑问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有积极意义的、该出手时即出手的重要举措。

  在当前复杂、多变、快变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多回顾以往、多思考现实、多估计可能,或对更深刻理解现实中铁矿石市场特征有裨益。因为。钢铁生产企业、铁矿石贸易商、期货公司、经纪公司、各类追逐预期价格之差而极度趋利的投资(机)者,其参与铁矿石交易行为的“意图”轨迹,不一定或更不可能完全“同路”;再者,从中国现阶段下铁矿石市场运行的成熟度、完善性来看,待铁矿石期货推出之后,其参与者的数量和动机是否能在真正意义上产生对“价格发现”、“规避风险”之功能的有效作用力和影响力……这是存在着很大疑惑性和不确定性的。

  我们在此反观,自2009年3月27日中国钢材(螺纹钢和线材)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至今,期间历经了数次钢市价格大幅度波动,甚至在去年下半年以来出现了国内钢贸商资金链严重危机的局面……尽管钢价暴跌及钢贸商资金链危机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既然钢材期货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好处”和“功能”,而其在此间又发挥出了多少应有的“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之作用呢?

  我们还应看到,参与期货交易的商品通常是价格波动较为频繁的商品,期货价格易与现货价格产生强烈的共振,扩大风险面,加剧风险度;期货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特征,投机性较强,交易者的过度投机心理容易诱发风险行为,增加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期货交易不同于一般的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是连续性合约买卖活动,风险易于延伸,引发连锁反应。

  事实早已表明,期货不可能是完全规避价格风险的“妙药”,更不可能赋予其价格发现的“神功”――期货,只是市场经济中一种正常的交易模式。在中国从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的较长过渡期内,理应不断丰富并完善各种市场交易模式,但应该努力避免在推出某类商品的市场交易模式之际的言过其实或盲目期盼现象。否则,不利于对未来后市运行的客观研判。

  铁矿石期货,该推出就推出,既正常,也必要,不过就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交易模式罢了,其作用和功能没那么邪乎,更不会对现今的铁矿石市场供需现状产生根本性影响和质的改变。

  期货也好,现货也罢,不过皆是一种常规的市场经济交易模式,千万不可本末倒置——将“交易模式”看的比“供需关系”还重要。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