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南京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南京分站 >> 本地资讯 >> 中国打破三大矿山垄断指日可待?

中国打破三大矿山垄断指日可待?

来源:河北钢铁网 编辑: 2009年12月01日 09:35:00 打印

  在新一年铁矿石谈判即将开始之际,全球钢铁行业相关企业已对明年铁矿石价格展开了激烈的观点交锋。在普遍预计明年铁矿石价格上涨、三大矿山态度强硬的情况下,有业内人士提出,其实我国已初步具备立足国内保障资源供应的物质基础。

  目前来看,尽管2010年铁矿石年度价格谈判还未正式启动,矿山方面已经开始加紧造势,渲染铁矿石供求紧张局面。海关统计显示,中国10月进口铁矿石 4547万吨,比9月份减少进口1908万吨,降幅达到30%,创8个月以来新低,国产铁矿石(原矿)产量8388万吨,也比9月下降2%。

  照此计算,10月中国国产和进口铁矿石供应合计7231万吨,相比较下需求方面为7885万吨,缺口超过650万吨。受此影响港口库存也在继续下降。据了解,本周19个港口的铁矿石库存共为6620万吨,比上周统计减少76万吨,这是连续第四周港存统计下降,比一个月前下降500万吨,也是8月以来新低。

  在11月26日举行的第七届钢铁产业链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上,南京钢铁集团董事长兼CEO杨思明表示,虽然钢铁企业已经没有什么利润了,但是考虑到矿山公司的集中度和钢铁行业话语权的缺失,明年矿价可能还会上涨,涨幅应该不会超过10%。他说:“长期来看,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态势是挡不住了。”

  但是,即使我们无条件地接受三大矿山的价格,受国外资源的控制、进口方式、定价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进口铁矿石还是会存在诸多的不可预见性。

  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我国进口铁矿石面临三大风险。

  一是资源不可控。目前世界铁矿资源筹码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矿业集团的掌握之中,具有高度垄断性,力拓、必和必拓与淡水河谷这三大巨头控制了世界铁矿产量的 40%,控制了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70%以上,控制了我国进口量的60%,我们“走出去”争夺资源的难度很大。

  二是运输风险过大。我国进口铁矿石运输主要依靠干散货轮途经马六甲海峡进行海上运输,一旦形势发生变化,国外对我实行经济封锁等,即使占有资源也难以顺利运回国内。

  三是缺乏国际铁矿石定价权。目前我国虽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消费国和进口国,铁矿石消费占了全球成品矿产量48%左右,进口铁矿石占了世界进口增量的85%,但对国际铁矿石价格的影响很小,受制于人,使得我国在铁矿石进口方面承担了巨额不必要的成本。

  那么,我们有没有条件、有没有能力实现立足国内保障铁矿资源供应的目标呢?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秘书长雷平喜认为,我国并不缺铁矿资源。事实上,2001年到2008年,我国累计产出铁矿石35.86亿吨,而铁矿资源保有储量从2001年的581亿吨增加到624亿吨,增加了43亿吨。这些已探明的铁矿资源,真正开发利用的不足50%。

  同时,我国铁矿找矿潜力很大。正在进行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有关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铁矿资源潜力大于100亿吨的矿床2个,50亿至100亿吨的2 个,10亿至50亿吨的29个,1亿至10亿吨的47个,小于1亿吨的32个,共计112个。总体上,我国铁矿资源探明程度不足50%,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和前景,已知矿区的深部和外围挺进的“探边摸底”工作还大有可为。

  并且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具有年产9亿吨铁矿石原矿的生产能力。而国内矿山建设投资也在持续增长,在建和规划建设的矿山规模很大,到2015年可形成新增铁矿石原矿年生产能力达3亿至35亿吨。

  此外,我国还加大了海外铁矿投资力度。近年来,宝钢、武钢、鞍钢、首钢等特大型企业先后“走出去”,斥巨资投资开发境外铁矿资源。到2015年,我国海外权益矿规模将增加1亿吨左右,海外权益矿的总量达到我国进口总量的20%以上。

  雷平喜说,2010—2015年,我国自产铁矿石将达到11亿至12亿吨,自产铁矿和海外权益矿能够满足我国钢铁原料需求的70%左右,初步具备立足国内,打破国际铁矿石垄断,创建国际铁矿石市场新格局和铁矿资源安全稳定供应体系的物质基础。

  我国目前的国产铁矿石自给率至少在40%以上,并且到2010年我国的铁矿石海外权益矿将超过 1亿吨,同时,我国多元化的铁矿石供应格局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这些都有利于增强我国铁矿石谈判的话语权,与三大矿山的垄断地位进行抗衡。

上一篇:12.1午评:弱势震荡

下一篇:中钢协率队赴巴西考察 被疑意在从淡水河谷突围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