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近研究出一种优质的切割钢丝,具备高强度、高耐磨性、耐启动断丝诸多优点。其化学成分控制为:
1、C:0.80-2.05%。碳含量低于0.80%时,耐磨性会因钢中的渗碳体量少而不足。碳含量最好控制在1.2%以上,但不能超过2.05%,否则碳化物易粗大化而不利于拉拔,也大大增加了热处理操作上的难度。
2、Si:0.15-0.30%。Si是为了减少非金属夹杂物而添加的,低于0.15%是效果会不理想。硅含量超过0.30%时钢丝表面易出现脱碳,降低其耐磨性能。
3、Mn:0.20-0.60%。Mn是脱氧、防止热脆,以及提高淬透性的有效元素,含量低于0.20%时会缺乏效果,而超过0.60%时易导致中心偏析而产生马氏体。拉伸作业时中心偏析区会生成裂纹。
4、Ni:1.6-10.0%。Ni不仅提高铁素体的韧性,强化其耐磨性,而且在切片作业时可以抑制钢线对氢的过度吸收,从而防止因颗粒割切引起微细薄片的脱落,另外还有提高钢丝弯曲性能的效果。Ni含量超过10.0%会使渗碳体崩坏,从而恶化伸线加工性能,应控制。
5、Al:0.005%以下。Al2O3为主体的非金属夹杂物是引起伸线、切片启动时产生断丝的重要原因,因此Al含量必须控制在0.005%以下。
6、Cr:0.05-2.0%。Cr可以细化珠光体片层提高其强度,也可以对铁素体产生固溶强化。铬含量超过2.0%时会延缓珠光体相变,并且容易形成难溶的、易粗大化的M7C3型化合物,应控制。
7、Mo:0.05-0.5%。Mo是有效的固溶强化元素之一,但超过0.5%时,珠光体相变会出现延迟,并且容易在铸坯中形成难溶的、易粗大的M23C6型碳化物,应控制。
8、V:0.01-0.5%。V可提高钢的强度与弹性极限,并能有效控制元素N。N含量超过0.5%时会产生诸如碳化物过剩、铸坯冷却过程中生成VC与裂痕等缺陷。故应控制在0.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