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晴朗。到了月底,纵观十一月份钢材市场,我们不难看出市场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需求的释放出现反复;二是主要钢厂排产计划所显示的建材产量依然处于高位;三是库存在连续五周下降之后出现回升,库存压力依然不能小觑。
上周,上海建材市场出现冲高回落局面,单周涨跌几乎相抵。二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3560元/吨,三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3720元/吨,大厂高线主流价位在3640元/吨。需求总体表现欠佳,市场价格也只能继续弱势下探。
上周,钢厂推高趋势依然不改,华北主导钢厂河钢、首钢12月订货成本都再度推高100元/吨以上。这也使得华东主导钢厂出厂价格不会轻易下探。在后期订货成本仍将继续走高的背景之下,预计市场回调空间或也有限。
上周,上海螺纹钢库存合计60.384万吨,增加1.879万吨;线材库存合计10.722万吨,增加0.727万吨。库存在连续五周减仓之后,本周已经出现连续两周增仓势态,资源压力问题或将重回人们的视线。
周初月底,市场偏空氛围不改,商家出货意愿加强,预计今日市场主流报价将再度走低。
【宏观经济】
政策转向条件不成熟 明年月均货币供应量6000亿
针对市场就宏观政策转向和迪拜债务危机引发的担忧,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陈东琪昨日送上定心丸。他认为,明年我国的宏观政策转向条件仍不成熟,预计明年月均货币供应量6000亿元较为合理,而迪拜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大。
陈东琪在“第五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上表示,中央政治局定调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针对性、灵活性,其理由较为充分:国内经济刚刚步入复苏阶段,需要稳固上行基础;外部经济复苏刚刚开始,复苏进程还比较脆弱;政策需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以稳固内需增长、特别是汽车等“大消费”增长的惯性;充实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需要现有的货币政策举措继续支持;市场信心虽然转好但还有波动,需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市场的预期;主要经济体的政策退出还有时间和条件,中国不应在政策转向上率先行动。
陈东琪分析认为,今年全年和明年一季度,是近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低点,明年一季度后,国民经济将回到快速增长的轨道,在此期间,只要合理选择政策取向,积极调控供求关系,就不会发生较高的实际通货膨胀,“CPI增幅控制在3%左右有把握”。同时,为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信贷的“适度增长是必须的,明年月平均(货币供应量)应该在6000亿元左右”。
就迪拜危机,陈东琪的判断是,这只是一场局部性危机,不会改变全球的大趋势。原因包括:迪拜系较小经济体,与当初的雷曼不可比;迪拜危机发生在较为封闭的市场中;迪拜的债务违约系还款延期,没有发展到资不抵债、破产清算的阶段;迪拜危机的债务链较短,波及范围远远小于次贷危机;迪拜危机爆发的全球政策背景与次贷危机不同,正值中、美、欧、日四大经济体刺激政策发力之时;迪拜危机爆发在全球经济复苏初期,其经济背景也显著区别于次贷危机。
【铁矿石市场】
必和必拓拟叫停铁矿石谈判 中国现货市场价格或成基准
《日本经济新闻》英文版今天(27日)在一则没有说明消息来源的报道中说,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BillitonLtd)已经要求日本钢铁公司按现货市场价格购买炼钢用焦煤,停止每年谈判一次确定供应价格的传统做法。
报道中说,总部设在墨尔本的必和必拓已经向日本钢铁公司(NipponSteelCorp)、住友金属工业公司(SumitomoMetalIndustriesLtd)和神户制钢公司(KobeSteelLtd)等日本钢铁公司发出了上述要求。报道中说,必和必拓也可能向韩国和印度的钢铁公司提出这一要求。不过,报道中并没有提及必和必拓是否会要求中国钢铁公司按现货市场价格购买焦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