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在欧元区债务危机肆虐的背景下,中国小心翼翼地走过了上半年,实现了经济平稳复苏。时至下半年,宏调政策又再度面临抉择。相同的是,世界经济形势仍旧复杂。而不同的是,国内经济增速趋缓几成定局。目前来看,政府慎言退出机制,下半年政策有望现松动。
昨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发布的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这个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最近两月一改之前波动上升态势,连续两个月回落,已显示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出现回调。
基本面:
料PMI将进一步回落
从PMI的11个分项数据来看,6月份与上月相比,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升幅为1.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8年12月以来首次上升至50%以上;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回落幅度多在2个百分点左右。
其中,6月份,反应社会需求的新订单指数为52.1%,继上月回落4.5个百分点以后,又回落2.7个百分点;反应工业运行的生产指数为55.8%,比上月回落2.4个百分点;外贸先行指标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1.7%,比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呈现出我国出口回升势头放慢;而唯一好转的是购进价格指数回落达7.6个百分点,通胀压力有所缓解。
昨日,CFLP分析称,“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由升转稳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的形势还需进一步巩固。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也日趋复杂。”多位市场人士也认为,PMI开始环比回落是预料之中,随着信贷和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未来PMI还将进一步回落。
市场预判:
无需过分恐惧经济下滑
“从各产品类型的指数表现来看,宏观经济正步入平稳增长阶段。”尽管同样认为PMI进入了下行通道,但湘财证券分析师余炜彬分析认为,一般而言,在经济上升期,原材料和能源类企业的生产会出现快速增长,而当经济逐渐步入平稳期时,相关行业的经营活动将有所回落。
实际上,在调结构的大背景下,机构对于下半年经济增速下滑的判断趋于一致,大部分预计四季度GDP增速将回落至9%以下,无需过分恐惧经济进入下行通道。
中信证券(行情,资讯)在《2010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展望》研报中就表示,虽然经济增速趋于下降,但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概率很小。预计GDP增速将2010年从上半年的11%左右回落至9%左右,全年增长约10%.通胀上升动能将减弱,CPI三季度鉴定后将回落,下半年紧缩性宏观政策将出现结构性松动和调整。
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也认为,中国经济不会重演2008年的局面。目前实体经济留存的库存空间很小,除非发生比2009年更为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或者出台比2008年更为激进的紧缩政策,否则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可能二度探底。他预计,2010年中国GDP增长10.5%。
政府声音:“退出”尚早
下半年经济降温,无论GDP降到8%或9%甚至更低,这些都会导致宏观调控方向的变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与经济专家和企业界人士一同参加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强调,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而在5月底,温家宝在东京曾表示,全球经济仍易受到主权债务风险的冲击,且存在二次衰退的可能,必须密切观察形势,做好预防“二次探底”准备。他表示:“有人说,世界经济已经复苏了,现在可以考虑退出机制了。我以为,这个判断还为时过早。全球经济稳定并开始回升,但经济复苏缓慢,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
商务部在6月中旬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5月出口增长加快,但判断全年形势仍不乐观,预计全年贸易顺差的规模将明显回落。
政府层面出言谨慎,但上半年对房地产市场的重拳调控、货币信贷总量增速的控制、取消406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等,已被市场读成了刺激政策的退出。不过,目前政府强调“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充分显示出政府对宏观调控可能对经济造成的短期负面影响的关注。中信证券就表示,在经济增长回落的大背景下,下半年政策氛围将有所缓和,政策的调控节奏将有所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