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的炼油商中石化已经不再满足于这一头衔,而业内普遍公认最具国际视野的傅成玉的走马上任也似乎让中石化的海外战略迎来了新高峰。
12月12日,中石化与澳大利亚太平洋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PLNG”)签署框架协议确立非约束性关键商务条款。中石化将每年从APLNG项目增加采购330万吨/年的液化天然气,直至2035年,这也就意味着中石化此后液化天然气采购量将达到760万吨/年。
今年4月,中石化与APLNG签署购销协议,自2015年中期开始从APLNG项目采购430万吨/年的液化天然气,为期20年。与此同时,各方还就中石化认购APLNG增发股份达成非约束性关键商务条款。中石化对APLNG持股比例将从由15%增至25%,项目中另两大公司康菲石油与Origin公司的持股比例也将分别降至37.5%。
中石化石油勘探院一名工程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石化的增持股权之举无疑是为增强其在项目中的控制力,而长达20年的购销协议也能保证中石化的稳定气源。
事实上,中石化的这一举动只是其国际化雄心的一脉分支。
媒体12日报道,中石化还有意购买英国BG Group在巴西的部分海洋石油区块,据称这一区块石油储量高达500亿桶,足以向中国供应15年。
但中石化内部人士接受本报记者询问时并未针对这一收购做出正面回应,而外媒则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由于BG开价较高,参与竞争的另一家巴西国有石油公司Petrobras则被中石化排挤出局。
全力弥补上游短板
中石化的一系列组合拳让其新一轮的海外布局轮廓初步显现,以旗下国际勘探公司为海外扩张大本营的中石化已经将胃口指向了除石油区块以外的多个上游领域。
石油干部管理学院教授韩学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与中石油、中海油相比,上游资源对中石化整体业务链的钳制更为明显,原油加工能力与上游资源的严重失衡是逼迫其加速收购的关键驱动力。
“中石化现在一年加工原油2.45亿吨,但自产原油只有4100万吨,这种情况下中石化不得不加大力度填补上游短板。”韩学功说。
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月中,中石化无疑是国际石油市场最为活跃的收购主体,在先后收购加拿大日光能源所有普通股股份,壳牌持有的喀麦隆派克唐石油公司80%股份后,又以51.8亿美元的作价收购了葡萄牙Galp能源公司巴西公司的股份及对应的荷兰服务公司30%的股权。后者也成为年内中国石油企业最大规模的海外项目收购,同时也是中石化史上第二大规模的海外收购案。
但本报记者注意到,除陆地油田外,中石化的触角还延伸向了煤层气、海上油田和油砂等非常规项目和替代油气等,而中石化在这些领域的投资也都堪称大手笔。其中,此次增持APLNG股权则是其极力缩短与另两大石油巨头差距的典型之举。
据本报记者了解,中石化不仅在石油领域难以匹敌中石油、中海油,在液化天然气领域,中石化的劣势也极其明显。
资料显示,2002年至今,中海油已经从国外进口LNG量达到2405万吨,中石油为1425万吨,而中石化仅在2009年11月与埃克森美孚签订了200万吨的协议,这一数据仅为中海油的1/12,中石油的1/7。
而随着与APLNG框架协议的敲定,中石化日后每年LNG的采购量将达到930万吨,三足鼎立之势也初步成形。
逐步渗透高端市场
傅成玉转任中石化后曾对外表示,到2015年中石化海外份额油的目标为5000万吨,就目前中石化的整体态势而言,这一目标也就意味着海外份额油产量将超越国内石油产量,而成功打入巴西、阿根廷等油气资源富集地则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筹码。
2010年10月,中石化曾与西班牙Repsol在巴西成立合资公司。在该交易中,中石化以71亿美元入股Repsol在巴西的资产,形成一个股权比例为40∶60的合资公司。这一投资也被业内看做中石化联手国际公司,曲线进入成熟石油市场的典型案例。
“在一个地区,一个团队管一个项目也是管,几个项目也不会增加太多成本。”中石化国际勘探公司原总经理周玉琦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如此说道。
而对于11月份中石化大手笔收购葡萄牙Galp公司的投资举动,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国际石油公司研究专家王才良也指出,中石化的参股可能醉翁之意不在Galp。因为Galp的主要业务在拉美,所以此举主要是为了获得在拉美地区的油气资源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谙熟国际资本交易规则的傅成玉试图向高端市场逐步渗透的野心还在放大。
前述中石化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在优化资产组合的前提下,中石化目前已经制定了六大发展战略,“资源、市场等几大战略与中石油差不多,但中石化的国际化之路将突出差异化。”
“目前中石化在扩展上游资源的工作,包括非常规油气的投资都在加速推进,海外项目只要有机会就会积极争取。”中石化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