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当前宏观政策以稳为主,未来走一步看一步
国家统计局18日将发布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在此之前,《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政府官员、经济学家、机构研究员。多方观点普遍认为:虽然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保持在9%以上,但是三、四季度的GDP增速将较二季度连续下降,所以四季度的宏观政策应该以稳为主、静观其变,明年是否微调、如何微调则要视当时的情况决定,也就是说要走一步看一步。
增长减速 三、四季度GDP增速或连续下降
“今年三季度的增长速度可能低于二季度,四季度向9%靠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陈佳贵说。这代表了当前各方的普遍观点。如果这一判断成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就呈现了逐季下降的态势。
而根据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发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年秋季报告》,2011年全年GDP同比增长速度将达到9.4%左右,比去年低1个百分点。2012年如果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再发生显著恶化,国内也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它重大问题,GDP增长率也不过是预计达到9.2%。
但是,GDP增速的逐季下降不一定就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情况出了大问题。“过两天我们就要发布数据了,具体的我不能说。不过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三、四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是连续下降的。不过GDP增长速度不会过度下降,全年增长速度在9.4%左右还是没有问题的。”在中国社科院举行的座谈会上,国家统计局统计司副司长王文波如此表示。
王文波说,国家统计局最近连续派出了调查组去广东、浙江、江苏等省调查情况,发现所谓的企业倒闭情况确实存在,但是还处于正常的范围内,没有出现大量的倒闭情况。虽然企业普遍反映资金困难,但这是个永远存在的议题,企业的情况并没有宣传的那样困难。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王毅则表示,根据央行的调查,温州的企业主们,经营主业的大都不缺钱,缺钱的都是经营非主业的,比如去鄂尔多斯投资矿产的,这些人投资失败应该付出代价。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预计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的态势可能将延续到三季度,四季度随着物价涨幅的回落和政策收紧力度的减轻,经济增速将有所企稳,估计三季度经济增速为9.3%,四季度为9.1%左右,全年经济增长应能保持在9.4%左右。年内经济增速放缓是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是“十二五”开局的新经济周期下温和可控的回落。虽然外部欧美债务危机在持续发酵,导致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恶化,但投资和进口等数据表现仍然强劲,这也表明国内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充足。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信贷紧缩政策滞后效应影响下,中国的工业活动可能在未来几个月继续放缓,但不会急剧下滑。在世界经济放缓的背景下,预期中国经济仍将在未来几年保持8.5%至9%左右的增速。
主要问题 防外部冲击和物价反复
谈到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认为,一方面要防范世界经济波动给中国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要继续关注未来的物价走势,防止未来物价涨势出现反弹。
首先应警惕欧美债务危机及其影响导致的外部风险。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2011年,世界经济饱受欧债危机、日本地震以及美国复苏乏力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大经济机构也普遍调低了对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值。全球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又成为一个现实性问题,欧美经济即使不会出现衰退,但复苏缓慢几乎成为共识,全球贸易在未来的一、两年将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欧美发达国家此轮危机实质是债务危机,此次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不仅限于公共债务市场,而是牵涉到银行市场、外汇市场,波及全球经济。欧美债务危机将从局部市场向关联市场甚至整个经济系统传递,将通过三个渠道影响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稳定。一方面通过出口影响我国的实体经济;另一方面通过金融渠道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同时影响投资和消费信心。”李雪松说。
其次,要保持物价稳定。虽然市场普遍认为,未来物价涨势将逐月回落,但是陈佳贵表示,当前物价回落还缺乏稳固的基础,存在反弹的可能。而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不仅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对于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克服眼前困难也具有重要意义。
课题组认为,造成此轮通胀压力的多方面因素既有美国长期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造成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又有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内新增信贷规模较大对价格上涨造成的滞后影响;也有新出现的各方面成本推动因素形成的价格水平上涨。
目前特别需要重视成本推动的因素:第一,输入性通胀因素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在未来一段时期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世界经济的价格格局,对我国经济带来难以自主调控的通胀压力。第二,保持农产品价格的适度提高是需要接受的价格总水平上涨因素。提高农民收入要保证农产品价格稳定提高,必须主动保持粮食收购保护价格的提高与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合理关系。第三,劳动力成本上升。
政策取向 四季度宏观调控以稳为主
尽管经济增速可能逐季回落,但是陈佳贵认为,不能拿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和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候的情况类比,“它们有相似的地方,同时也有很大不同。”
陈佳贵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相似处是都面临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如今年出现了美国占领华尔街活动不断扩大、欧洲主权债务不断发展、日本经济发展受阻等事件。同时,宏观经济政策均由偏松转为偏紧,今年推行了稳健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导致了今年经济增速逐步下滑,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四季度可能更低。
但是,与2008年不同的地方更多。首先,美国当前的经济状况不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新问题,而是2008年危机的持续。其次,国际金融爆发危机后,近两年出口对于中国经济增大的贡献大幅下降,今年预计贡献为负值,所以世界经济的回落虽然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冲击,但是这种冲击要远远地低于2008年。再次,今年中国的GDP增速虽然有回落,但仍在合理区间,如果全年为9.4%,仅比去年低一个百分点。最后,中国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幻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同时面对复杂的经济局势也具有较为充足的思想准备。
基于这样的认识,陈佳贵认为宏观调控政策不宜大幅转向。他说:“宏观调控的措施提议可以保留不变,但是实际操作中应以稳为主,既要坚持方向、保持其延续性,又要审慎,确保其稳定。对于第四季度的GDP状况,我们应该静观其变,年终再确定是否进行政策微调。如果全年GDP增长9%左右,物价上涨4%左右,就应保持中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也表示,世界经济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一直没起来,可以预计未来中国经济会有波动,但是不存在大的问题。鉴于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各种预测工具都可能不完全使用,预测结果可能存在偏差,所以宏观调控政策应该走一步看一步。
王文波则具体提出,国家统计局调研时发现,东部沿海的企业主在国家实施从紧政策导致资金困难和实施宽松政策导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之间,更容易接受前者。“这说明当前宏观调控政策不能轻易松动。”
机构也大多持相似观点。如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就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虽然海外经济噩耗不断,但中国20%左右的出口仍然相当正常,而经验上13%左右的工业增加值仍然对应着高于9%的GDP增速。余额稳定,增速平稳回调的新增信贷,也清楚表明了当前经济增长状况仍然未脱离正常景气区间。近日央行高官关于我国经济“继续由前期政策刺激的过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的表态,显然暗示着当前的经济减速恰恰是“从过快向正常”的回归,因而是可接受的。在当前物价持续徘徊在6%的背景下,整个宏观调控政策的放松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