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正在加紧制定‘十二五’规划,今后5年会有一个跨越式发展,人才是现在最急需、最关键的。”本月4日晚,在“魅力南京·北大—清华人才招聘会”清华大学招聘现场,市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许建新告诉记者。这也是此次进京招聘的我市51家单位的共同心声。
“魅力南京·北大—清华人才招聘会”主办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建设新南京,人才是关键要素。我市已连续6年在两校举行招聘活动。这次招聘会于4日、5日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举行,51家用人单位提供的540个岗位、2324个职位,都是南京经济和社会建设中急需的人才岗位。本报也首次随团赴北大、清华招聘人才。
招聘活动在两大名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记者看到,无论在北大燕园还是清华园,招聘会开始前的半个小时,会场前就已经排起了手持简历的长长的学生队伍。市人社局统计显示,两场招聘会,共进场4100人,现场洽谈人数为2802人次,实际接收简历2553份,当场确定意向的有312人。
“选择让自己的事业与南京经济一起腾飞”
与前几次招聘活动相比,记者强烈感受到,此次参会的学生不仅仅是在寻找一个就业岗位,更多的是寻求一个发展的机遇。“天之骄子”们对自身发展与就业地域、甚至岗位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上个月前来我市参加第三届“留交会”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张麟告诉记者,自己一心想到南京就业,第一选择是到南京高校政治学系从事教学工作,第二选择则是进行电信产业政策的研究,具体方向则是正在热议的三网融合。“南京在这方面是国家确定的12个试点城市之一,可谓有基础、有机构、有试点。在未来不长的时期内,南京的经济将处于一个爆发期。选择南京,就是选择了让自己的事业与南京经济一起腾飞。”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硕士生李连香也和张麟观点相同,她认为:“南京地处中国南北交接处,各种文化在这里汇集,不仅文化底蕴深厚,城市包容性强,而且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云集,活力旺盛。在这里肯定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选择南京,就是选择希望和未来。”清华大学机械系硕士生凡桂宽一口气选择了3家单位——中电电气公司、金城集团、熊猫集团。他说,南京不仅文化氛围活跃,经济发展也呈现着昂扬向上的趋势。这正是吸引广大学子就业、创业的魅力所在。
“为企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引进贤能,储备人才”
“我们正处在二次腾飞、转型发展期,建立人才梯队,增添发展后劲尤为重要。”与会的众多企业表达了这一理念。
中环(中国)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近8年来,企业发展迅猛,不仅南京的业务红红火火,而且在上海、武汉等多个城市成立了分部。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周军说,公司此次推出了11个专业需求的20余个急需人才岗位。“可以是技术型的,来之能战的;可以是合作型的,即拥有项目、拥有专利的;也可以是学习型的,即经过培养后能成为人才梯队一个环节的。”
南京银行此次在招聘会上收取的应聘者简历达到了近200份,主要以硕士生和MBA为主,而被看中的应聘者则有近30名。在北大招聘现场,应聘者排起的长队甚至拐了弯。“这些人才对我们行今后发展将起到强力推动作用。”人事部门主管张锐说,南京银行目前正处于快速扩张期、转型发展期,仅今年就在扬州、杭州、苏州(筹建)开设了3家分行。全行现在干部和骨干平均年龄为三十三四岁,呈现一种年轻化趋势。这次招聘优秀大学生,不仅可以继续优化银行干部结构,而且能为银行长远的发展储备人才。(下转A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