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就业
一方面是大学生毕业后因为没有经验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则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到岗就能创造效益的熟手。在昨天上午南京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联组讨论会上,来自民建、工商联界等多名政协委员提出,软件等行业企业存在很大的人才缺口。对于委员们提出由人事部门搭建平台,让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对接的建议,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当场表示:会后就落实,请企业来做指导。
软件企业遭遇“人才悖论”
南京云集了众多高校,应该是一个不缺人才的城市。昨天的联组讨论上,来自民建、工商联界等多名政协委员提出,软件等行业企业存在很大的人才缺口。“计算机类专业的岗位,我们今年有1000个,招聘压力很大。”曹正祥委员是联创科技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他表示,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软件企业之一,目前拥有八千多名员工。随着企业的发展,今年需要招聘一千人,“不是我们企业要求高,是合适的人才太少了。”他表示,无论是本科、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生,招聘进来都要投入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精力进行二次培训。而培训的步伐往往跟不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乔旭梅委员是国电南自的人力资源总监,“人才很紧缺,人才战略不是开几个会就能做好的。”她说,参加过一些行业内关于人才培育的交流活动,但往往只是开几个会就不了了之了,实际行动很少,“全市一定要有一个人才战略,全面落实,把人才留在南京。‘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
六成经费用在培训对接上
对于众多企业对人才的困惑,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特邀委员何春美发言时表示,该公司60%的投入经费,都用在了于高校学生的培训对接上。十年前,她的公司就开始和高校合作,与专业教育接轨,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企业和大学生的需求都得到解决。目前全省高校中动漫专业的老师50%以上都是他们培养出来的。遗憾的是,前不久接到相关部门关于取消支持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我们会很难再继续做下去。”
南京阿法贝多媒体有限公司是一家动漫创作公司,2001年从台湾迁到南京来以后,恰逢南京市政府提出着力打造动漫产业基地的口号。不过来到南京之后,他们发现,南京不仅没有一部由当地创作的原创动漫作品,而且在高校中也找不到从事动漫专业学习的学生。何春美作为公司的董事长,从2002年开始,促成该公司与南京师范大学和东南大学合作,成立动漫专业的教育基地。对这两所高校动漫专业的本科生,该公司参与研究一二年级的教学大纲。学校授予该公司大学教师的资格,三年级开始,所有的学生都到该公司见习,“真刀真枪”地学本事,而专业课的考核内容不再是生硬的书本知识,而是完全由市场化的动漫创作团队来制定。经过一年的实践“操练”,公司就能录用一批进入大四的学生继续深造,不仅学校的一年的学费全免,这一年还可以拿到1.2-1.8万元的奖学金,作为自己最基本的生活费,不用再伸手向父母要钱,“两年的见习期间,我们提供免费吃住。”何春美说,毕业后,直接录用的毕业生,三年签约,年薪在4-6万元。要在学校继续读研的学生,得到该公司的推荐,享受优先保研的待遇。
现在两所高校和该公司联手培养的动漫人才,不是在大学里当老师,就是在动漫公司做导演或总监,“百分之百的就业率,而且发展前景都不错。”何春美告诉记者,现在每年都要接待100多名来自动漫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见习或实习,而在他们公司中有超过一半的员工,都来自南京这些大学的动漫专业,而有了动漫专业的实践经验之后,这些大学生们找工作也容易多了。
“我们就要这些有经验的本科生,硕士、博士我们都不招的。”何春美说,业内很多人士对于这种做法,都表示不理解,因为动漫公司的经营目的应该是创作动漫剧,而这他们却将近一半的精力放在了给新人提供就业经验和渠道上。
搭建平台让高校企业对接
“你们做的是本科职业教育。”听完发言,朱善璐书记表示,会继续支持企业培养人才。对于目前的这种就业尴尬,乔旭梅委员建议说,可以由人事部门牵头,为企业和高校搭建一个平台,“比如我们的智能电网项目,需要大量的人才。人事部门可以对全市高校的专业做个盘点,到底有多少专业适合。”她说,然后再对企业做个调查,三五年内,这个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然后把高校的教育和企业的需求进行对接。对于这个建议,朱善璐书记表示,下一步让相关部门落实,真正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还要请你们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专家来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