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预期提前导致的紧缩压力、新股发行不断造成的资金压力、股指破位形成的技术压力、外围市场大跌引发的心理压力……股指在3000点附近难道真的是“四大皆空”?
3000点:无可奈何花落去
在去年12月下旬的时候,沪市股指曾经探底3039点,这是自11月初股市重返3000点以后最靠近3000点的纪录。但是,这个纪录在今年1月下旬被打破了。本周二,沪市再度下探到3001点。此刻的形态表明,3000点已经受到重压。而投资者对这样的格局普遍感到担忧,后市的运行应该说会十分被动。
其实,大盘将考验3000点这一点,在今年初的股市走势中就有所表现。本来大家是期望年初行情有所上涨,但是今年一开盘大盘就出现下跌,而且尽管期间也出现包括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获批的利多消息,但均没有能够引发行情出现像样的反弹,相反股指呈盘跌格局。根据“久盘必跌”的规则,只要盘局被打破,行情向下破位,那么跌幅就不会太小。今年以来有较长的一段时间,沪市基本上是以3200点为轴心整理,而如果在这个位置继续往下,那么跌破3000点是很容易的事情。
既然跌破3000点并不是难以想象的,那么为什么当股指真的向这个位置靠拢的时候,市场会显得颇为恐慌呢(本周二股市可谓全线暴跌)?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值得考虑,一个是前面已经提到的,在去年12月下旬的时候,股市已经有过一次探底,而这次探底的深度则又超过了前面一次,这样在形态上走出了标准的n型,这种形态一旦确立,那么在技术上讲是会引发较大幅度下跌的。而且在年初就出现这种格局,投资者自然会感到紧张。二是,前面一次下跌,主要是因为市场对高速扩容有所担忧,同时市场资金面在年底的时候呈现出阶段性紧张,因此引发了行情的下行。但这次市场环境和上次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一则是好几个预期中的利好都已经出台,但是无从改变弱势格局。二则是银根紧缩的态势在相当程度上得到了确认,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已经不同于一个月前。这样一来,股指再次下行考验3000点,就不太可能像上次那样,仅仅是往下试探支撑,很快就会掉头向上。相反,有效破位的可能性在加大。
当然,去年很多研究机构在判断今年行情时,都已经提到年度指数运行的低点是在2800点乃至更低,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股指即便跌破3000点似乎也不是那么可怕,属于预期中的事情。但问题在于,以各家研究机构的分析来看,3000点应该是一个颇为安全的,具有估值优势的位置,这个位置在年初就受到重压,多少反映出市场疲弱局面已经达到了何种程度。另外,以近期的市场走势来看,出现连续的大幅度杀跌,并且没有像样的反弹。这又从另外一个角度表明,市场上的多空较量,空方已经完全占据了主动,投资者对近期股市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信心。显然,这样的局面是很严峻的。一般来说,如果没有意外因素出现,这次股市会有效跌破3000点,并且存在进一步向下探底的可能性。
也许,事后人们会发现,股市的这种下跌其实是有点过了,超出了对已经出现的利空作出正常反应的范畴。可以说,如果综合考虑目前市场内外所存在的各种因素,应该承认时下股市的确有下跌过度之嫌。毕竟宏观经济是好的,上市公司业绩也在改善之中。但是,重要的是,近期所发生的很多事情,令投资者的情绪出现了恐慌,这一定会导致行情的下跌过头。而在还没有力量改变这一切的时候,恐怕人们不能不选择降低仓位乃至暂时离场观望。看来,至少是在春节之前,股市是没有多少机会了。
3000点争夺战仍将继续
从当前到春节前这段时期大盘的走势比较微妙。一方面有上调准备金率、加息、再融资、IPO等政策预期,主力机构操作发生微调;另一方面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创新闸门已经开启,企业业绩不断预喜、估值突出等利好频出,指数运行或仍将维持在200-300点的窄幅区间内。估计近期市场仍将保持上有阻力、下有支撑,热点转换快、题材轮流炒的运行特征。
流动性收紧影响大盘走弱
据有关消息称,新年前20天信贷投放或明显超过万亿水平。对此央行迅速做出反应,在年初就上调准备金率,发出货币政策紧缩信号。市场中不时有调整部分银行优惠利率、停贷、均衡放贷、按日上报信贷数据等消息传出。这就意味着2010年流动性肯定要紧于2009年,全年信贷投放总额同比将至少缩减20%以上。
2009年CPI同比增长1.9%,2010年年初还有加速上行的可能。如一季度超过同期定期存款利率或超过3%,央行很可能就会提前加息。随着这种预期的强化,市场上行的难度会越发加大。
与此同时,中行发行巨额可转债带来一定冲击。由于中行放贷超万亿,核心资本充足率已由年初的10.81%下降至9.37%,急需补充资本金,以符合监管要求。其它商业银行也都面临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的共性难题。因此,尽管中行再融资方式被市场所接受,但毕竟是拉开了再融资大幕,表明银行业巨额融资潮即将汹涌而至。此外,目前IPO仍然没有减速的迹象,股市失血仍在继续。
按照目前的情况看,在市场还没有完全转化为由业绩推动上涨之前,流动性收缩将成为这轮上升行情的终结者。至少在目前阶段还看不到有其它任何因素可以取代流动性成为推动指数上涨的驱动力。
主力机构操作发生变化
首先是基金仓位高居不下与逆势减仓。有数据统计,四季度几乎所有的基金仓位都接近90%,要想撬动大盘上行,苦于手中弹药不足,于是主力基金如华夏与博时基金在下跌时无奈选择减仓,仓位跌破80%。以腾出更多的资金进行调仓,这对其它基金影响较大。
其次是保险机构操作由长变短的转变。作为保险资金奉行的操作理念是长期买入并持有不动,但现在发生了改变,明显加快了波段操作的频率。比如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在10个交易日中便进行了一次完整的波段操作,减仓金额超过百亿元。这对市场其它机构操作有明显的心理影响。
大盘需等待利好因素发酵
我们认为,目前的市场调整仍然是一种正常的走势。因为它既是对2009年上涨80%之后的调整,又可看作是为发动未来新一轮行情积聚力量。
近期《融资融券交易试点会员业务指南》公开征求意见已结束,表明融资融券正式推出已进入倒计时。加上股指期货随后推出,目前指数下跌,不排除是为这两项创新业务推出营造适当的点数环境。未来这两项业务的推出,势必掀起一波新的上涨浪。此时更重要的是选择配置抵押折算率高、流动性好的股票,包括以300指数为代表的大盘权重蓝筹股和以超大盘ETF为代表的大盘蓝筹ETF。包括金融、地产、石化、有色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大盘下跌正好给了配置这些品种的良机。
从近期预喜的上市公司比例分析,业绩扭亏为盈和大幅增长的远远超过亏损预报。2009年中国经济复苏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企业业绩开始回升,股票估值水平变得相对便宜,股价缺乏持续下跌动力。
我们认为,最终支撑企业股价的根本性因素还是基本面。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复苏,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态势仍将惯性上行。现在大盘股估值偏低,沪深300成份股2009年静态PE20倍,考虑2010年25-30%增长,动态PE不到16倍,相对应的估值水平具备安全边际。只是现在需要继续消化流动性紧缩的压力,通过以时间换空间的传统方式等待大盘反弹时机的到来。
短期看,3000至3300点是去年9月以来市场反复拉锯的区间,每逢到达此区间下轨附近将产生反弹要求。周二大盘正好跌到3001点,后期将考验3000点整数关支撑,该点位为市场心理和技术上双层支撑关口,加上春节效应应有反弹出现。投资者可从中长线角度提前布局涨幅不大的大盘权重股,如券商、银行、保险以及地产、石化、有色等,短线投资者可跟随市场热点快进快出。
引擎熄火 慎对反弹
虽然银行股在盘中一度出现脉冲式上涨以表达护盘意愿,但是市场并不买账,抛盘依然汹涌。26日A股市场出现了大幅杀跌的长阴破位态势,从而使得上证指数的短线趋势趋于恶化。那么,如何看待这一走势呢?
引擎熄火引发连锁反应
对于26日A股市场走势来说,多头不能不说不努力。一是因为在早盘,小盘股群起活跃,尤其是同花顺在业绩高成长、高送转信息刺激下开盘即封于涨停,极大地刺激了多头的做多能量,故小盘股随之出现响应态势,格林美、鼎汉技术等品种涨幅居前。同样,虽然归属于主板市场,但总股本只有5000余万股的同达创业也因业绩预增700%以上而被买盘封于涨停板,这也激发了各路资金对小盘股的追涨激情,故A股市场一度回稳。二是午市后,银行股在加息预期的牵引下也一度活跃,向市场传递出多头意欲护盘的心态。
但可惜的是,26日做空先锋是地产股,而地产股无疑是A股市场近五年来强势市场的引擎。也就是说,无论是2005年至2007年的牛市周期,还是2008年11月至目前的大级别反弹行情,地产股均是强劲的引擎。所以地产股在26日的急跌引发了市场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资金群体开始认同地产行业将面临新一轮调控政策的预期压力。这自然会使得那些敏感的资金开始回忆起2004年的熊市末期的最后一轮暴跌。地产股在26日的暴跌以及在近期的疲软走势制约了资金的追涨激情,2004年的回忆也放大了他们心灵深处的恐慌情绪。
更为重要的是,地产行业涉及面广。水泥、钢材、PVC,甚至包括节能新材料等产业也与地产业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故一旦地产行业在调控信息的预期下出现持续的回软态势,接下来的销售数据如果再佐证这一点,那么就意味着水泥等一系列产业类上市公司的业绩与成长性就面临着不佳预期的阴影,二级市场股价走势自然不振。所以地产股的引擎熄火,对空头气氛的蔓延产生了极大助推作用,故多头的盘面努力迅速被空头摁下,A股市场出现了暴跌走势。
调控预期不变 调整趋势不变
但即便如此,多头仍心存幻想,为何?因为26日上证指数在面临着3000点整数关口时,突然有资金涌入,从而使得上证指数企稳回升,因此,多头倾向于认为3000点有望构成新的强劲防线,周三的反弹是一触即发。
对此,笔者的看法是对于一日的走势,由于面临的因素太多,周三的反弹也有可能,毕竟持续下跌之后,空头的能量已有所宣泄,反弹也在情理之中。但就目前盘面来看,对周三的反弹不要寄予厚望,更不能轻易抢反弹。
其原因主要是这么两点。一是市场的做空能量尚待进一步释放,尤其是昨日较为活跃的小盘新股。不可否认的是,小盘新股的质地是极佳的,成长趋势也是相对确定的,但是好股票的内涵不仅仅是基本面,还有合适的价格。反观目前中小板的新股、创业板,以2010年的业绩预期的话,市盈率基本上在40倍以上。如果在市场人气亢奋的状态下,这并不会成为制约小盘股活跃的因素。但目前人气散淡,此类个股或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昨日N巨力等新股涨幅迅速萎缩就折射出这一趋势,所以,这可能会成为大盘进一步调整的压力源。
二是导致市场调整的因素目前尚未削弱。比如说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预期,虽然加息的传言屡次被澄清,但是26日午市后银行股的一度脉冲以及地产股的大跌,似乎表明加息的预期依然存在,这将意味着利淡的信息尚未最终兑现,在此背景下,大盘是很难有大的作为。再比如说新股的快速发行节奏尚未放慢,既如此,市场的资金面压力也未改善。再比如说基金目前的仓位比例处于历史高位,这也意味着单纯依靠存量资金的努力,显然是难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企稳。
由此可见,市场调整的背景未有根本性的变化,那么,市场调整的趋势也不会有大的变化。既如此,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不宜盲目抄底,尽量保持着一份平和的心态面对短线的涨跌,但必须要对影响大盘短、中线趋势的因素予以仔细分析,只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