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南京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南京分站 >> 本地资讯 >> 解析区域经济规划接连出台

解析区域经济规划接连出台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 2009年03月18日 08:50:00 打印

既有外部压力又有内部需求 促进各地经济发展更趋协调
    近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初稿)》也已上报国务院。今年全国两会上,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议成为热点……这些都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活力频现的区域经济正成为提振中国经济的强大力量。

    产业升级转“危”为“机”
    “政府出台系列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肖金成向记者表示:“现在发布更是个好时机,外部的压力和内部的需求相结合,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世界金融危机也波及到中国的部分地区和产业。在外向型经济活跃的珠三角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受到了影响。肖金成表示,如今不少企业面临压力,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不得不进行产业转移或发展高新技术,“一般制造业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企业让路,这就是腾笼换鸟,对珠三角而言也许不是坏事。”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给该地区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纲要》指出一条明路:唯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才能转“危”为“机”。同时,随着粤港澳一体化的推进,珠三角的金融、物流、航运等领域将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将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坚实的支撑。
    肖金成分析,这将继续促使珠三角地区发挥生态环境、投资环境和地理区位等优势,“先进制造业还在向珠三角聚集,这个过程并未停止,也不会逆转。珠三角仍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圈内互补圈外合作
    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表示,包括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在内的大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都市圈。
    大珠三角的经济活力,源于内部优势互补,商业嗅觉敏锐的企业颇有感触。全球第二大零售便利品牌OK便利店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地开设店铺400余家,该品牌中国业务负责人谢耀汉向记者表示,大珠三角地区经济互补性很强,“发挥地域优势降低配送成本,是提高连锁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周边企业青睐珠三角只是跨地区合作的一个缩影,“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等概念的不断延展也颇有意味。肖金成说:“概念频出的背后,表明地区发展超出了原先地理范围的框架,珠三角起到了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作用。”
    在珠三角与长三角的辐射作用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也开始提速。不久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具体落实措施正式公布。今年全国两会上,构建“海峡经济区”的提案引发热议。专家认为,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助于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同时,也能将台湾的优势辐射到海峡西岸地区,继而推动中部崛起。
    “构建区域经济圈的现实意义就是推动圈内合作圈外联谊,圈内互补圈外合作。”肖金成表示,区域经济的活力不断增强,支撑起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厦。
    区域协调迈出新路
    1999年以来,一系列区域政策接连出台,中国迈上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道路,并形成了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四大板块”,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八大经济圈”。
    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作用下,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更趋协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军扩告诉记者,2004年到2007年,按基尼系数计算的中国地区差距呈现缩小趋势,基尼系数下降了0.005。
    对此,肖金成表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西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而政府投资的倾斜也将有利于增加西部地区人民的收入。“今后,我国东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可望继续缩小。”
    此外,他还预测,中国经济重心有北移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水资源条件的改善,制约北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因素将逐步化解,经济重心向北转移的趋势有可能成为现实,广义的环渤海地区的重化工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
    肖金成表示,未来30年间,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将更趋协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继续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京广线中段和长江中游地区可望崛起,一大批中等城市成长为大城市,新的城市群不断涌现。而国际经济合作和次区域经济合作则显现中国经济对于世界的影响力。

上一篇:四川川南探获两储量超10亿吨煤矿

下一篇:钢材期货上市初期将面临诸多不利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