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铁矿石定价模式值得肯定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本次价格谈判和协商达成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客观地反映了当前铁矿石市场的供求状况。“关于这次谈判的模式,我想这也是铁矿石定价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创新,对此,我们表示肯定和欢迎。”姚坚表示,铁矿石价格谈判是企业的市场行为,国际铁矿石定价要有利于建立公正的国际经贸秩序,实现资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合作共赢。
姚坚还提及,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的钢铁企业集中度不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着市场秩序的问题,这些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出现过的现象。在这样一个市场化进程中,随着行业协会作用进一步发挥,随着主要骨干企业进口能力、进口调控能力的进一步完善,铁矿石进口秩序,包括铁矿石谈判的机制,也会随着市场化的进程进一步完善。
耿秉玺:培养更多“FMG” 打破三巨头垄断
全国工商联冶金业商会常务副秘书长耿秉玺表示,本次价格谈判和协商应该是一个双赢和互利的结果,客观地反映了当前铁矿石市场的供求状况。中国作为世界最大铁矿石进口国,中钢协面对国际铁矿石巨头咄咄逼人的气焰,在谈判中坚守底线,维护了中国钢铁行业应有的利益。
进口铁矿石“中国价格”初步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铁矿石定价模式。铁矿石价格谈判是企业的市场行为,国际铁矿石定价要有利于建立公正的国际经贸秩序,实现资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合作共赢。
今年2月,中国华菱钢铁投资FMG 12.7亿澳元,获得FMG约17.40%股份,FMG现为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因此对境外很多规模小但具有优良品质的矿山进行投资是我们的理想选择。因此,中国与FMG达成稳定买卖关系后,还要继续和“第二个FMG”加强沟通、供需方面合作,以合资、参股、独资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澳洲的铁矿及其它金属矿产的多元化投资,通过培养更多的FMG,支持他们做大做强。从而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上引入更多的卖方,进一步引入竞争,打破三大矿企的垄断,以此作为解决铁矿石资源问题的长远战略。
王招华:价格协议对钢铁业影响偏中性
国都证券研究所钢铁行业研究员王招华表示,FMG 矿价协议有三个特点:降幅高出力拓2.08 个百分点,粉矿价格较力拓Yandi 粉矿(均以62%品味计)价格低1.86 美元/吨;实行统一固定的离岸销售价格,等同于协议期内FMG 不在现货市场上销售铁矿石予以中国钢企;协议有效期由日本的一个完整财政年度缩短至中国的半个财政年度。
该价格协议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内容,对中国钢铁业影响偏中性,但对能批量采购FMG 矿石的宝钢股份、华菱钢铁构成轻微利好。
徐向春:实现中国价格模式迈出第一步
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表示,宝钢与FMG达成了2009年铁矿石价格,有以下三个特点:降价幅度大于力拓首发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国价格;实行半年定价,改变了一年定一次价格的模式;FMG销往中国铁矿石实行一个价格,也就是取消了现货销售。
这是中国钢厂首次与三巨头之外的铁矿生产商达成谈判结果,标志着中国钢厂在卖方阵营打开突破口,在实现中国价格模式方面迈出了第一步,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本次取得的成果有限,距离既定目标还有相当的路要走,还须付出艰苦的努力。
与FMG的合作是具有战略性意义,如果中国钢厂从战略角度高度重视海外铁矿投资,在未来若干年里,通过参股、合资、融资等方式,支持三、五个FMG发展起来,那么三巨头将会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到那时中国钢厂的主动权将明显增强。
周希增:铁矿石中国定价机制正在形成
中信证券钢铁行业首席分析师周希增表示,中钢协在今年“内忧外患”的困难处境下,取得高于日澳达成的首发价格降幅是非常不容易的。
今后的进口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合同的期限有可能变为半年,中方与FMG的谈判价格将成为今后与力拓等三大矿企谈判时可以抛出的一张牌,预计与三大矿商的长协价降幅在33%至35%之间。进口铁矿石的中国定价机制正在形成,但还需要一个过程,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马钢邯钢:铁矿石谈判成果符合钢企预期
僵持了数月的中外铁矿石谈判终于出现了突破口。从昨日记者采访数家钢企得到的回应来看,此次中钢协的谈判成果基本符合钢企的预期。
今年五月底,日本新日铁公司与力拓首先达成2009年新财年度铁矿石合同价格,粉矿和块矿分别比去年长期合同价格下降32.95%和44.46%。
不过,当时中钢协坚持铁矿石长期合同价格要降到2007年的水平,也就是澳洲矿石降价45%,巴西矿石降价40%。中钢协希望根据中国铁矿石的购买量来谋求一个相对合理的“中国价格”。
同时,由于一直未能达成长期协议价格,今年六七月份,据媒体报道,已经有一部分大中型钢企按照按照去年长期协议价格的6.7折向矿山开具信用证来采购铁矿石。
不过,随后中国钢铁市场下游需求回暖、数周内钢价节节拔升的状况,却让仍在进行中的铁矿石谈判处于了相对不利的局面,“砍价”似乎越来越难。
这也从国内钢铁企业对长期协议价格的心理预期上得到了体现。
虽然此次与FMG公司达成的35%的降幅低于中钢协原先要求40%的降价幅度,但昨日马钢股份证券事务代表胡顺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结果与我们预期的类似。”
“现在铁矿石的价格也基本上这个水平。”胡顺良表示目前这个折扣略大于力拓等几家大矿山公司给的折扣,但基本上差别不大。
FMG是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但与力拓和必和必拓等大矿企的铁矿石供应量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据悉,FMG2009年预计产量5000吨,预计2010年产量将达到9500万吨。
尽管FMG给出了35%的折扣,但其供应量对比中国数亿的铁矿石需求,是否会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呢?
“中国进口量有三四个亿,跟那些大的矿企相比,FMG还是比较小。”昨日,邯郸钢铁董秘陈占军表示。
“因为FMG这个价格肯定不会是孤立的,同行业也差不多水平,其他那几家也会考虑这个价格,所以不会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胡顺良说。他表示马钢股份目前“现货在买,长协也在谈。”
“不过现货价格波动比较大,前一段价格比较低,就买多了点;现在涨高了,库存也比较大,就不愿意买了。所以我们估计协议价也在这个水平。”胡顺良说。
“我们的采购是动态的,现在我们跟几大矿业公司原来的长协还在执行,并且国内也在买矿;此外,公司的铁矿石原料采购还根据市场价格和高炉炉料配比情况变化。”陈占军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