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到今年年底,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310元,比去年同期上涨0.5%。昨天,南京召开市委十二届二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会上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市长季建业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关于制定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的说明。
朱善璐在做工作报告时指出,南京已全面实现并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全市GDP预计到年底将突破50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00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逼近1万美元大关。另外,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GDP增长13%,高出去年1.5个百分点。
今年数据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万
具体来看,今年民生保障是重中之重。新增就业岗位23.8万个,全市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3%。预计到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310元,增长11%,增幅高于去年同期0.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50元,增长12%。重点解决了低收入家庭和优秀青年人才住房问题,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600万平方米,预计竣工300万平方米。吸取“7.28”重大安全事故教训,把今年定为三项排查年和7.28事故反思整改年,7月28日为安全生产日,全市共排查出各类隐患88176个,当场整改80577个,限期整改7599个。
高端项目投入上,正在加快建设麒麟生态科技园、模范马路创新街区、液晶谷等一批创新载体和平台。
38个机构行政正职年龄降了2岁
朱善璐说,今年还不断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年轻化了。大部制改革后,38个政府机构行政正职平均年龄比改革前降低2岁,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上升13.3个百分点,对党委、人大、政协、群团以及市管事业单位领导班子进行了同步优化配置。统一部署部门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选拔产生254名处级干部。
另外,今年南京还严肃查办各类违法违纪案件653件,其中涉及正局级干部1件,副局级干部4件,县处级干部68件,处分违法违纪人员494人。
南京国际竞争力排名上升16位
在回顾过去五年的成绩上,朱善璐说,2010年与2005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实现翻番。《福布斯》把南京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10个变化最大的城市之一,城市国际竞争力排名比上年度上升16位。
具体来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城乡居民收入平均分别增长13.5%、12.1%以上,农民收入增幅较“十五”提高3.2个百分点。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02万个,城市登记失业率连续五年控制在4%以内。廉租房租赁补贴户由1500多户增加到1.85万户。调查显示,90.4%的调查对象感到在南京生活非常幸福或比较幸福。
明年实事
南京2011年十大城建项目
1.开工建设青奥城,续建河西CBD二期工程
2.建设麒麟科技创新园基础设施、城市综合体、国际医院
3.建设京沪高铁南京南站和市政配套设施
4.建设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
5.建设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6.续建地铁三号线一期,开工建设地铁十号线工程、机场线
7.建设禄口机场扩建工程、六合机场场道、营房、道路等工程
8.续建长江四桥、绕越高速公路东北段
9.建设丁家庄、花岗、岱山、上坊四大片区保障房工程
10.开工建设长江干堤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滁河防洪治理干流堤防加固一期工程
南京2011年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
1、新增城镇单位就业人数10万人;实现再就业5万人;援助困难人员再就业1万人。
2、新开工经济适用房600万平方米,竣工300万平方米;继续储备廉租房1800套;继续建设80万平方米以上中低价商品房;完成危旧房改造面积20万平方米
3、完善市民卡应用,建立统一就诊个人健康档案系统,试点推行同城转诊,电子病历相关系统,整合建立市民服务平台
4、完成一批社会停车场与换乘枢纽建设。开展立体停车楼建设。结合人防设施建设一批老小区地下停车场。新增一批路内和路外泊位。
5、加强食品监督检查和市场监管,定期公布一批质量信得过产品。创建市级绿色市场40家。新增农贸市场绿色销售专区2000平方米。新增菜农直销点500个。
6、进一步完善检测体系,为20家超市、市场新增蔬菜农残检室。在15家屠宰场、92家农贸市场推广肉类流通追溯系统。
7、完善十五年基础教育政府扶困助学“绿色通道”;全面推进幼儿教育助学券试点工作。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民工子女比例小学达到90%以上、初中达到100%。
8、新增养老服务床位4600张,新增敬老院床位500张。新建和改造404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增社会儿童福利床位400张。
9、为全市5万独居老人提供政府补贴的居家养老服务,新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20家,新设100个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
10、建设农村公路50公里。完成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清淤1800万方。完成60座村级小泵站改造。新增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75万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