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多地城区合并的消息和话题吸引了大家的关注,记者多方了解到,南京近两年也谋划过宏观及微观的区划调整及资源整合,为的是在2020年南京成为千万级人口城市之前,提升城市的综合管理能力和资源优势。新秦淮=秦淮+白下,新下关=鼓楼+下关,新建邺=雨花台+建邺……这些区划调整方案坊间一年多前就流传过,但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除了涉及到江宁和栖霞的两个行政村微调外,宏观的调整并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栖霞和江宁两区有“微调”
今年5月初,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把南京市栖霞、江宁两区的部分行政区划做了适当调整。记者在南京市人民政府2011第95号文中看到,江宁汤山街道桦墅村、孟北村整建制划归栖霞区西岗街道办事处管辖。调整后,栖霞、江宁两区所辖的街道办事处数量不变,江宁的行政区域面积从先前的1573平方公里减少到1558平方公里,栖霞区行政区域面积为390.52平方公里。
“根据我们的了解,跨区的微调只有这一处。”市民政局一位相关人士透露,因为调整需要经过民政部门备案,目前他们只收到这两个区的微调报告。记者随后从栖霞区有关部门获悉,他们已在一个月前接手桦墅村和孟北村的管理,两村所有的低保、五保等贫困人群也从新的管理部门拿到了生活补助金。
新街口周边形成四大区?
记者昨天在西祠网看到网友“家住埒子口”的帖子:南京应以新街口为中心,四个方位成立新四区,鼓楼和下关合成新下关区,玄武和栖霞合成新玄武区,秦淮和白下合成新秦淮区,建邺和雨花台合成新建邺区,并调整部分交界区,如南京火车站、新街口、南京南站等,保证更有效的管理,再加上江宁、高淳、溧水、六合,浦口共九区县。
专家支招城市资源配置
记者采访了原东南大学长期致力于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徐力行副教授。“预计到2020年,南京人口规模将达到或超过1000万,这将预示着主城区每平方公里的人口超过一万人,对城市现有的各项配套和资源将形成挑战。”徐教授以玄武区为例,目前该区74.78平方公里的面积,拥有51万人口,但其中因紫金山和玄武湖等自然景观保护带,以及大批各级文保单位、明城墙等人文保护区,实际可用面积仅为41万平方公里,难以充分保障人们在城市中生活的最佳舒适度。因此,城市功能区调整、区划调整或许是破难思路之一。
徐力行说,目前各区的经济社会考核标准大体相同,但各区的资源禀赋却存在程度的不同。“红山和迈皋桥地区还有一些城中村,那里流动人口很多,常住居民的就业、环境卫生和生活质量状况都不尽如人意,而整体打造因涉及玄武和栖霞两区而难度较大。”他认为,眼下南京城市的发展,从空间上讲可以采用主体功能区导向的区划调整思路,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地区的行政和要素资源,使各种资源综合的边际效益实现最大化。目前省里正在研究制定功能区规划方案,相信该方案将会对市区一级的空间调整有深远影响。当然,区划调整的最终目的是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更好更快发展,是要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从技术操作层面上讲,要快速推进南京的现代化进程,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在局部地区适度放宽规划条件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