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以“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年会在宁隆重开幕。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院士,省委书记罗志军分别在开幕式上讲话。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应邀作了“科学发展与物质科学变革性研究”的学术报告。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学勇,省政协主席张连珍,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石泰峰,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新力,副省长何权,省长助理徐南平等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首先对2010年度“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和第十二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进行了表彰。
徐匡迪在讲话中向获奖者表示祝贺,并热情寄语广大青年科学工作者勇敢地担负起振兴中华、自主创新的重任。他说,科学工作者要志存高远、淡泊名利。目标坚定不移,始终紧盯科学发展的前沿,是所有优秀科学家共同的禀赋。特别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日益改善但功利主义导向也在加剧的同时,更要有“不为浮云遮望眼”、“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决心和定力。科学工作者需要勤奋积累、顽强拼搏。勤奋是实现理想的阶梯,伟大的成就都是靠一点一滴、一年一年积累起来的。希望大家不要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光荣,而是把它作为继续攀登新的起点,用毕生的时间和精力继续向科学的顶峰发起冲击。科学工作者要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作风,努力弘扬科学精神。作为学科带头人、领军人物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发挥各人的积极作用,从而把整个科研队伍团结、整合起来,和而不同、朝气蓬勃地为我国自主创新、占领科学前沿贡献力量。希望大家永远弘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学问,尊重群众提携后进,努力成为中国科技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坚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更辉煌的成绩。
罗志军在开幕式作了题为《勇当创新驱动战略的开路先锋》的讲话。他说,两年一度的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年会,是全省青年科技英才交流成果、展示风采的盛会,也是科技界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的重要活动。本次年会以“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主题,紧扣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进行交流研讨,对于动员全省青年科技工作者更加奋发有为地投身科技创新创业,推动江苏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罗志军指出,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处于孕育期,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深刻地决定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江苏要坚定不移推进“两个率先”,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铸造新辉煌,必须毫不动摇地走创新驱动之路,真正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罗志军指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关键在科技,核心是创新,根本靠人才。现在,创新驱动的战略任务历史性地摆在全省人民面前,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发扬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焕发创新激情,释放创造活力,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争当先锋队、勇做排头兵。一是要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大显身手。奋勇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着力开展科技攻关,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形成重大成果的技术储备,强化我省新兴产业的技术优势,为使新兴产业跨越发展成为江苏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二是要在成果转化和科技创业中激流勇进。树立强烈的成果转化意识和科技创业意识,自觉走产学研紧密结合之路,主动到生产一线去,到广阔市场去,与企业家合作,与投资者携手,开展科研攻关,转化科研成果,创办科技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引领江苏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时代潮流。三是要在建设创新文化中作好表率。学习和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敢于创业,恪守科学道德,抵制不端学术行为,同时积极参加科学普及活动,为全社会树立创新意识、培育创新思维、开展创新活动做出自己的特殊贡献。
罗志军强调,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加牢固地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的理念,贯彻和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积极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创造条件。(讲话全文另发)
开幕式上,青年科学家代表、南京大学教授陆延青,“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获奖代表、江苏省建筑工程设计院研究员级高工田倩作了发言,表示要牢记时代责任、发扬优良学风,坚定信心,团结协作,刻苦实践,开拓创新,勇攀科学高峰,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届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年会由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19所高校联办。本届年会共设立了16个分论坛,将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大飞机的研发制造”、“纳米生物材料技术与产业化”等课题进行深入研讨。在苏部分两院院士、省级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年会19所联办高校负责同志、各省辖市科技局和科协负责同志,以及全省各地工作在科研、生产、教学第一线的青年专家、企业家以及社会各界代表约800人出席了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