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南京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南京分站 >> 本地资讯 >> 中美轮胎案:奥巴马的关键时刻

中美轮胎案:奥巴马的关键时刻

来源:星岛环球网 编辑: 2009年09月03日 08:51:00 打印
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2日发表题为The Rubber Meets the Road for Obama(意译为中美轮胎案:奥巴马的关键时刻)的文章,作者Harold Meyerson,摘译如下:

  在9月17日前的某个时刻,奥巴马总统必须作出决定,告诉我们他对美国制造业的承诺。到那时,奥巴马必须接受、拒绝或者修改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泛滥美国市场的中国造轮胎征收关税的建议。

  此战的重要性远超出它对轮胎业的影响。美国人对自由贸易的怀疑很多源自他们的经验:他们的政府一直不愿意执行它自己的贸易法——而奥巴马全年竞选的时候多次承诺执行这些法律。

  无论结果如何,中国轮胎案为21世纪初的美国经济提供了一张具有启迪意义的快照。一方面是美国联合钢铁工人工会(United Steelworkers union)的申诉。但没有一家美国轮胎企业加入投诉,原因很简单:几乎所有的、在这里有重要生产设施的重要轮胎制造商,包括Bridgestone, Cooper, Goodyear, Michelin 和Pirelli等,在中国也有工厂。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常常要求这些工厂把自己生产的所有轮胎出口。

  美国的制造商,无论是美资还是外资,不再与美国利益保持一致。事实上,由于在中国生产,它们几乎总是选择服务于中国利益。相反,美国工人通常无法跟着他们往日的雇主跨越重洋,工厂倒闭的时候他们可能要选择在薪资较低的零售和服务业就业。

  批评ITC裁决的人认为,美国轮胎厂不再生产中国出口的那种低端轮胎,但ITC认为,美国制造的轮胎有满满百分之二十属于价格低廉类型,直接与中国造轮胎竞争。批评者还预言轮胎价格的上涨,但ITC的分析家预计每个轮胎只上涨3.50美元——这当然不能忽视,但衡量成本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美国轮胎厂成千上万就业岗位流失的可能性(由于来自中国的进口,已经有超过5000个就业岗位流失。)

  奥巴马的决定的影响远超出轮胎业。贸易法421条款(Section 421)的设立就是为了在允许中国进入我们的市场的同时给美国工人提供一些保护。如果奥巴马选择不执行,那关心美国就业的人还会相信未来贸易协定中的这类规定吗?如果知道曾经承诺过的法律保护根本没起效果,美国制造商干嘛还要保留国内的生产呢?

  奥巴马成为总统的时候,金融危机已经气势汹汹,这迫使奥巴马做超出其愿望的更多事情来拯救华尔街。支持ITC的建议不仅可以兑现其竞选承诺,履行我们的贸易法,而且可以拯救那些感到自己被他的拯救国家经济工作漏掉的美国人。

上一篇:中日如何跳出情绪怪圈

下一篇:四大国有银行8月新增贷款约1,600亿元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