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无际的铁轨一路向前铮亮光滑,阳光洒落在上面,温暖而静谥。时间定格在2004年4月。作为宁启铁路的重要一站,扬州火车站的建设到了冲刺阶段,而令建设者尴尬的是,每天蜂拥而来的参观者多达3000余人,竟成了施工单位的巨大负担。年届6旬的“老扬州”老丁激动地告诉记者:“能通火车,这可是扬州人的百年梦想!以后我们到南京上海,速度更快了!”
“我们需要修成几十万公里的铁路……”1949年7月初,距离开国大典不到三个月,一代伟人毛泽东发出了“依靠群众办好铁路建设事业”的伟大号召。
“而在江苏,建设新中国的60年中,铁路建设事业也织就了一幅锦绣画卷。”江苏铁路办公室主任季生这样说道:“建国初,江苏仅有铁路里程732公里,截至2008年,全省境内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达1678公里,是建国初的2.3倍。全年全省铁路完成客运量8846.2万人、旅客周转量319.1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5118.2万吨、货物周转量346.5亿吨公里。”
1968年,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南京长江大桥铁路通车;1978年,南京长江大桥获得全国铁路科技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1996年以来,先后建成的新长铁路、宁启铁路,结束了苏中、苏北腹地无铁路的历史;2005年7月,宁启铁路建成通车;2007年1月,淮安新港铁路专用线全线通车;2008年7月,沪宁城际铁路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12月,南京至安庆城际铁路开工……
季生介绍说,已经建成的宁启铁路是宁西(南京至西安)铁路的延伸,它西起南京市,自京沪铁路林场站引出,向东经扬州、泰州至海安,与新长铁路相连,再经南通、海门至启东,全长约351公里。“宁启铁路也是国家“八纵八横”铁路主通道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铁路延伸得更长,火车速度也正变得更快。记者站在南京火车站高大宽敞的站台渡桥上,一列列乳白色的动车在脚下飞驰而过,季主任指着远处说,正在建设中的沪宁城际铁路,设计时速可达250公里,2010年有望建成。据说,该铁路全线平均每10公里左右就有一个站。
然而,铁轨边的很多小站也在消失。家住无锡惠山区洛社镇古运河畔的耄耋老人王奶奶,望着家门前那段空荡荡的铁路,眼中噙满了泪水。2007年4月17日,全国实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的前一天,陪伴她一辈子的沪宁铁路线洛社站,在刚过完101岁生日的时候停运了。洛社小站之所以退出历史舞台,是因为铁路的大提速。
“吐着白烟,散发着热气,锅炉哧哧作响,火车轮在铁轨上哐当当地撞,我经常看得入迷哦。”火车奔跑的模样留给王奶奶这样的印象,她回忆说:“直到解放初期,一直是蒸汽机车。那时的蒸汽机车除了由正司机负责驾驶外,副司机和司炉工必须不断地往锅炉里面加水加煤呢。”王奶奶告诉记者,有时为保证火车准点到站,乘务员和铁道边的青壮年都去帮忙铲煤。
追忆往事之余,王奶奶也深深感慨六十年来铁路建设的天翻地覆变化:从时速40公里/小时的蒸汽机车到70公里/小时内燃机车,从100公里/小时的电力机车再到250公里/小时的动车组,火车的速度在加快。同时,机车也在和烟、灰、煤、油挥手说再见。几十年间,烧煤的蒸汽火车头被烧油的内燃机替代,而清洁的电力机车也变身为高速的动车组。
1978年秋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国外考察高速铁路时,殷切期盼着中国铁路高速发展。30多年之后,江苏铁路经过六次大提速,主要干线客车时速已达到200公里,并开行了远远超过12级台风速度的动车组。季生主任告诉记者,我省真正意义上的一条高速电化铁路宁合铁路已于去年4月竣工,宁合铁路江苏境内49公里,是自合肥到南京的时速200公里的客运专线,为国家I级双线铁路,设计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200公里/小时。
60年,江苏铁路的建设也为江苏经济跑出动车组般的速度注入了动力。季主任展望说,未来,江苏的东西南北将被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宁杭铁路、宁安铁路、沿海铁路、陇海铁路所贯通,同时又被长三角快速客运铁路网、苏北干线铁路网所覆盖,随着铁轨的不断延伸、成环,江苏沿海、沿江、沿东陇海三大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将更加彰显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