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和江苏省、南京市两级物价局昨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对2010年全年物价走势及雨雪天气和春节市场监管情况进行通报。2010年,江苏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8%。
去年12月份价格比11月再涨0.3%
2010年12月,伴随着国家到省、市一系列控制政策的实施,鲜菜等鲜活产品价格得到有效控制,全省物价水平上涨的步伐变慢了,但涨势并没有改变,12月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11月仍然有0.3%的涨幅:这一个月鲜瓜果涨了12.3%、淀粉涨了3.1%、油脂涨了1.8%、粮食涨了1.6%、液体乳及乳制品涨了1.6%……众多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不仅抵消了鲜菜价格下跌的贡献,还拉动食品继续上涨。
与2009年的12月比较,全省CPI同比上涨5%。“这个同比数据看似比11月的6.1%回落了,但这是因为2009年12月的价格水平就比当年11月高,基数大,比较下来落差相对小些,实际上物价水平只涨没跌。”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消费价格处处长赵继东介绍。
一年来涨价面逐步扩大
从年初的大米涨价,到年中的食用油、蔬菜掀起一波涨价潮,再到年底,牛奶也涨了,方便面也涨了,饮料价格也要涨……还有啥没涨价的倒成了稀奇的事。
统计数据也印证了居民的感受:与上年同期相比,1月份有近六成被统计的基本品类涨价了;到了6月份,已有近七成在涨价;再到12月,涨价的品类已经超过了七成。
全年八大类消费品的七涨一跌,食品和居住领涨,分别上涨7.4%和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涨2.9%、烟酒及用品涨2.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涨1.6%、衣着涨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涨0.1%。下跌的是交通和通信跌0.2%。
服务价格涨幅创9年之最
“1800元招不到一个店伙计”,这样的事已经不再鲜见,招工难的同时,招工费用的上涨也直接打进了价格中。2010年江苏家政服务价格涨10.5%、住房维护修理费用涨6.6%、衣着加工服务费涨4%、个人服务涨3.4%。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全年服务价格平均上涨3.6%,涨幅创下自200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城镇居民年人均多花1200元
“涨得吓人哦!我家经常买5公斤装的××牌泰国香米,过去一袋子60多元,昨天晚上我在集庆门的家乐福一看,涨到92块多了!”市民张女士看到标价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居民支出增加。赵继东告诉记者,2010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年支出14000元,比2009年增加了1200元。“折到每一个月就是月人均多花了100元,我们分析数据发现,这100元中有58元是用于提高生活水平的,还有42元全是被物价给吃掉了!所以别小看CPI涨3.8%,看似不起眼的数据,实际上直接影响到许多人的生活。”
热点聚焦
一场大雪下来,南京青菜价格立即翻了一番,鲜果鲜蛋都禁不住考验地刷刷上涨;再看近几年来,几乎每个月CPI都是“食品领涨”,一条高高上扬的曲线将别的品种落下一大截。为啥食品总是冲在涨价的最前线呢?
其实从本周一开始,由于气温持续走低,菜价就已经在浮动了,南京市物价局相关人士介绍,1月17日,鸡蛋价格就从每斤4.7元上涨到了5元,比上月同期上涨了6.4%,比一年前更是涨了三成多。鸡蛋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持续低温,导致产量下降;二是饲料价格上升,养鸡成本不断提高,蛋鸡存栏量减少,三是临近春节,市场需求上升。目前南京的鸡蛋价格在长江流域12个城市中与重庆并列第二位,是比较高的水平。
三大原因致食品快涨慢跌
不仅是禁不起风吹草动,在过去的几年中,即使在风和日丽的月份,食品也是八大类消费品中涨价的“领头羊”。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消费价格处赵继东处长向记者分析了为啥食品总是涨得最快、跌得最慢的三大原因:
第一,随着城市化进程,占用的耕地也在增加,纯消费人口增多,使食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价格自然就水涨船高;
第二,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对于其他商品的价格有着深远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地价、摊位费、进场费也跟着攀升,这些都打进了食品的成本;
第三,由于江苏本身耕地就少,对外依赖性强,供应链较为脆弱,大城市许多鲜瓜果蔬菜都要靠从外省调运,所以一有风吹草动,涨得最快跌得最慢的都是以鲜菜果肉蛋鱼为首的食品。
“城镇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食品的涨价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还将存在,”不过,记者了解到,今年政府已经着手增加粮食和蔬菜种植面积,这将对今后一段时期稳定食品供给和价格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春节前价格不会有大波动
离过年仅剩下10来天,省市物价部门也给出了一个主副食品价格短期的市场预测:我省肉禽蛋价格仍将稳中有升,但不会出现大幅上涨;成品粮、食用油价格将大体稳定,淡水鱼价格总体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蔬菜价格还要看天,从南京的情况看,目前蔬菜储备充足,尽管这两天连续雨雪,但预计春节前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另外,随着节日临近,衣服等工业品的促销会增多,这方面价格可能还会有所回落。
春节前持续降雪,让好不容易平稳下来的菜价再次飞起来了,而牛奶、大米、食用油等价格已然上涨,12月有超过7成的品种在涨价,政府会不会对市场物价采取相对更有力的调控措施呢?对此,省物价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孔祥平表示,短期内暂时不会再出台新的调控措施,但对于春节市场的监控不会放松。
孔祥平说,12月以来,政策调控的效果初步显现,有些品种价格已经在回落。大家关注到最近的食品等价格上涨,一是因为雨雪,二是因为要过年了。“雨雪天气给起菜和运输带来困难,而且随着春近临近,一些菜贩也要回家过年,供应少了之后价格上涨是自然的。另一方面,过年期间,菜贩还在给大家供应生活所需的鲜菜,那么价格上涨一点相信市民也能理解。每年都是如此,过了年就会恢复,这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他表示,近期不会再出台新的价格调控措施,不会像2008年那样对商品进行备案限涨的管理,但物价部门会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向,一旦发生异常波动现象会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水电气估计一季度不会涨
今年我省还将严控政府调价项目的出台。去年12月,南京市推迟了原定于去年内出台的自来水调价项目,全省也放慢了天然气调价的步伐。今年一、二月份又逢两节,估计在一季度CPI可能继续较高的情况下,水电气等涨价项目出台的可能性不大。
春运票价若有变动须提前一周备案
对于春运票价,昨天的省市物价局都重申了相关政策,要求道路客运执行票价不允许超过政府最高限价。部分线路平时采取了打折措施的,现在如果取消折扣,恢复原价也必须提前一周向县级以上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所有客运加班车须严格按照正常班车票价执行,不允许有任何加价。
■全国相关
2011年物价上行压力还比较大
据新华社电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数据,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3.3%。其中,12月份CPI上涨4.6%,涨幅有所回落。
伴随经济的不断回升向好,2010年我国消费物价呈现逐季加快的趋势:一季度至四季度CPI分别增长了2.2%、2.9%、3.5%和4.7%。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第四季度物价水平仍偏高,但是12月份CPI增速已由11月份的年内峰值5.1%回落到4.6%,环比物价涨幅也由11月份的1.1%回落到0.5%。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12月份国内消费价格增速的放缓意味着四季度以来我国采取的增加供给、调控需求、保障流通、调控市场以及给低收入群体增加补贴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马建堂强调,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2011年我国物价上行压力还比较大,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相关新闻
停车费成投诉新热点
节日期间,我省各级价格部门都将派专人值班,24小时接听12358价格咨询、投诉、举报热线。省物价局介绍,在过去一年中停车收费成了新的投诉热点,全年全省共受理停车乱收费举报427件。
去年全省价格违法案件最多的还是房地产及物业收费,交通运输价格投诉也居高不下,与往年相比,由于国家首次将停车收费列入统计项目,城市中一些停车场乱收费的现象凸显出来。节日期间,物价部门将重点对交通运输、旅游景点、停车收费、餐饮、主要副食品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进行重点巡查。
第一个“自首”的可免罚
省物价局昨日对《反价格垄断规定》和《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两部新法规进行了解释,这两部法规将从2月1日起正式执行。为了更好地取证,新法规定对于第一个“自首”的可以免罚。
“去年国家发改委查处绿豆串通涨价时,就是辗转弄到了他们串通涨价的会议记录,这才给这件案子定了性;前几年查处方便面企业串通涨价,也是拿到了会议的录音带才好定案的。”物价部门人士向记者表示,串通涨价最难就是取证。因此,在新规中写入了“第一个主动报告达成价格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可以免除处罚;第二个主动报告达成价格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可以按照不低于50%的幅度减轻处罚;其他主动报告达成价格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可以按照不高于50%的幅度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