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南京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南京分站 >> 本地资讯 >> 中美汇率争端为何再起

中美汇率争端为何再起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编辑:豫言 2011年10月19日 11:12:03 打印

导读: 施压人民币汇率升值之所以成为美国的既定战略,其真实意图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经济层面。美方希望通过人民币汇率升值来削减美国的贸易逆差,刺激经济增长,提振美国的制造业,解决高失业率。可使中国外汇资产缩水,减轻对华债务压力。其次,国内政治层面。在高失业率和经济低迷的压力下,美国会议员们唯有以人民币低估为借口向中国施压,才能转嫁责任、安抚选民。再次,国际战略层面,可遏制中国的发展。

  人民币汇率低估是一个伪命题

  中国经济时报:各位怎么看美国会参议院通过的 《2011年货币汇率监管改革法案》?

  王元龙: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该法案,试图推动国会立法,以“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为理由,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反补贴关税,再次逼迫人民币升值,其实美方的这一伎俩不过又是多年来的陈词滥调,老生常谈而已。它的真实目的除了政治以外,用意就是逼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使美国债务得到稀释。

  美方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的依据是什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存在着巨额贸易顺差。二是通过各种模型特别是利用购买力平价理论来估算人民币“适当”汇率,模型数值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存在大幅低估。其实,这两种所谓的依据都是站不住脚的。

  按理说,现在中国人民币升值30%,美国失业率也应该相应下降,但是却相反,美国的失业率依然高企,所以这些事实和数据都证明人民币汇率低估是一个伪命题。

  此外,持人民币汇率“低估”论者往往忽视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前提条件,即有四个:一是国际间的贸易必须完全自由;二是所有的商品价格均呈现同幅度的变动;三是物价为影响汇率的唯一因素;四是影响购买力的因素只有货币数量。因此,以购买力平价为依据得出的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观点有失偏颇,缺乏科学依据。

  我们必须注意在这场债权人与债务人的世纪大博弈中维护自己的利益,把国家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现在美国不但在操纵美元汇率,还要操纵人民币汇率,所以它才是真正的“汇率操纵者”,在现行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这是一种非常不合理的现象。

  向松祚:2007年美国会参议院曾经通过类似法案,由著名参议员舒默和格雷尔姆倡议,众议院没有通过;2010年众议院曾经通过针对人民币汇率的 《汇率改革和公平贸易法案》,参议院没有投票。此次是“三年一度燕再来”。我以为参议院虽然通过了该法案,然而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可能不会举行投票,此议案亦将胎死腹中。即使众议院通过,还需要总统签署才能成为法律,可能性亦不高。因此,总体判断,此次参议院针对人民币汇率的议案尽管来势汹汹,然而最终成为法律的可能性依然不大。

  但是,即使该法案没有最终成为法律,该法案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却非常巨大。首先,许多美国普通民众相信是中国人民币汇率低估抢走了他们的饭碗,他们对中国会怀有不好的情绪。其次,白宫和财政部等具体办事的行政部门亦将面临巨大压力,他们反过来会迫使中国让步,即使不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也会强烈要求中国做出让步。其三,我看过参议院法案的草稿,制裁措施非常具体、非常详尽,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美国行政部门针对中国出口企业和行业的具体行动指南。

  郭田勇:虽然从2010年6月我国汇改启动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已达到7%,但由于美国国内存在的巨大贸易逆差和高失业率,美国依旧想通过“汇率”手段使中国为其国内经济萎靡不振买单。另外,美国需要用国际问题转移由高失业率带来的国内政治压力。近期美国国内的口号为“从占领华尔街到占领华盛顿”的美国民众游行示威已近一个月之久,这从另一侧面反映出美国国会议员们试图说服民众接受他们所鼓吹的“中国出口导致美国人民失业”这一说法,从而平息民愤并转嫁压力。

  目前美国想通过美元贬值逃脱国际债务,重新进行全球财富再分配,然而却因人民币汇率牵制而无法为所欲为。美国害怕中国强大,威胁其霸权主义,而人民币升值会伤害中国的利益,抑制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因此,美国此次发难人民币升值,实际上是以一种特殊手段达到人民币对美元的一种“变相升值”。

  刘煜辉:我认为,这个法案最后实施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因为他们还是比较清楚目前的贸易顺差问题,贸易顺差在过去40年的全球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必然的结果。美国的人工成本比新兴市场国家高几十倍,全世界的产品按照不同环节的要求在不同国家完成。重构全球供应链已经不可能把一个产品的完整价格链放在一个国家。否则就不叫全球化。

  很多东西要从产品的附加值角度看,而不是单纯从贸易绝对值的角度去衡量国家之间贸易的顺差。按绝对值来讲,中国的出口在2007年占国家经济总量的35%,到去年已经降到了25%—26%。按附加值算,中国出口的产品中间很大一部分,包括原料和中间零部件不是在中国生产的,而是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做的。所以按附加值来算,60%的产品都是这些国家完成的,中国的出口仅仅占经济总量的12%。

  三大因素让美国不断施压人民币升值

  中国经济时报:为什么美国老拿人民币汇率问题说事?

  王元龙:施压人民币汇率升值之所以成为美国的既定战略,其真实意图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经济层面。美方希望通过人民币汇率升值来削减美国的贸易逆差,刺激经济增长,提振美国的制造业,解决高失业率。可使中国外汇资产缩水,减轻对华债务压力。其次,国内政治层面。在高失业率和经济低迷的压力下,美国会议员们唯有以人民币低估为借口向中国施压,才能转嫁责任、安抚选民。再次,国际战略层面,可遏制中国的发展。

  美国为实施其战略必将不断施压人民币升值,以人民币汇率低估为借口,为其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提供依据,作为中美经济协调与谈判的重要筹码,以便向中国要价来获得更大的收益。

  向松祚:许多人相信美国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新一波攻击是来自国内就业压力和2012年选举战的“寻找替罪羊”逻辑,这些固然都是重要理由。不过,我多年来反复指出,美国始终以人民币汇率来挤压中国,主要是出于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长远战略考虑。否则,你无法解释:为什么美国从2002年就开始对人民币施压。2003年—2006年美国并没有多大的国内就业压力,却始终维持对人民币汇率的高压态势。无论是共和党当政,还是民主党当政,人民币汇率始终是美国权势人物针对中国的一个最有力武器。为什么会这样?不从美国遏制中国的长远战略角度看问题,我们是无法解释这个长达十年的奇怪现象的。

  中国不可能成为标准意义上的第二个日本

  中国经济时报:早在30多年前,美国就因为操控美元对日元的汇率,而导致了日本经济长达30多年的萎靡。中国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日本呢?

  向松祚:我们必须记住:最早开始鼓噪人民币应该大幅度升值的不是美国,而是日本。日本财长2002年11月在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上谴责中国将人民币汇率低估,要求西方七国通过决议,迫使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美国随后就开始了大张旗鼓的施压。针对当时日本和美国的鼓噪,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基曾经义正辞严地讲过:“我们紧盯美元的政策没有错,而且得到很大益处……我讲这番话的意思,就是我们十年改革和发展的经验表明,增加外汇储备的政策是正确的,我们的汇率政策也是正确的,目前看不到有改变的必要。这两条今后还会继续对国民经济起作用,我们不要动摇,不要随随便便被人家的言论所迷惑。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我们自己要站稳立场。”

  日本人对1985年《广场协议》后的惊天资产价格泡沫和日本总体经济的泡沫化,以及泡沫破灭后的长期经济衰退,自然心知肚明。也有一些清醒的、理智的日本学者一再警告中国,不要重蹈日本的覆辙。然而,中国依然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人民币汇率开始升值之时,中国的经济水平和产业级别与1985年的日本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至今记得,2002年,当日本人鼓噪人民币大幅度升值时,世界上许多学者就说,主要发达国家共同向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汇率施压,史无前例,毫无道理。

  郭田勇:从1971年至今,日元升值经历了三个阶段,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产生了长期的不利影响,最终导致日本陷入了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从我国与日本的对比情况来看,在目前经济起飞阶段,我国目前也存在着巨额的国际贸易顺差、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国内经济出现过热迹象等现象。日元升值给我们带来了借鉴意义,包括以下几点:(一)人民币汇率需要保持动态稳定,对货币制度中的汇率制度安排,必须保持其独立性;(二)要意识到本币升值对贸易顺差影响有限,慎重对待金融自由化及金融对外开放;(三)出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产业政策,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改革和产业升级;(四)在积极参与国际协调过程中要坚持自身原则,增加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

  但是,我国与日本又在国内汇率形成机制、经济发展程度、对外贸易层次、国家政治体制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我国目前的工业基础相比日本较薄弱,企业核心技术与日本相比较缺乏,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但近年来我国已积极吸取经验,在以上的四个借鉴方面均有所作为,所以国内出现类似于日本长久萎靡的可能性不大。

  吴庆:中国不可能成为标准意义上的第二个日本,国内的学者对日本经验有着错误的理解。我认为,中国在汇率问题上不可能做出更大的改变。就短期而言,对中国和美国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美国面对的挑战要比中国的大。我们最麻烦的是滞胀,现在的“胀”比“滞”严重一点,未来“滞”会越来越严重,“胀”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缓解,所以人民币升值会很快地解决“胀”的问题,我们会把通胀的皮球踢到美国,美国会很快感受到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坏处。我想美国智囊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们也在讨论,也在评估人民币快速升值对他们有多大的打击。

  人民币加快升值将带来四大负面影响

  中国经济时报:人民币加快升值将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王元龙:我认为,有以下负面影响值得高度重视:一是损害中国的出口和就业。2011年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内外环境:“用工荒”使沿海及内地企业存在大量用工缺口,导致民营企业人力成本上涨20%以上。同时,全球性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已成趋势,物价上涨之后导致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4%,相当一部分企业将面临亏损。许多企业可能来不及适应,甚至连正常经营都难以为继。如果出口总额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可能拖累中国整体经济增长步伐,失业人口增长,这将不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平稳发展,也不利于增加消费、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

  二是吸引“热钱”加速流入。人民币升值节奏的加快必然使热钱套汇、套利的欲望大增,从而加速热钱流入。

  三是可能导致资产泡沫破灭。近年来,国际游资已通过贸易和投资等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导致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进而被动货币投放大量增加,进一步助长了中国的资产泡沫。一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或一旦美国利率上升,市场对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将可能逆转,并将可能触发资金大规模外流,从而引发资产泡沫破裂,造成中国经济的动荡,甚至对经济产生毁灭性的破坏。

  四是外汇储备与投资收益损失。大量的外汇占款将会“挤占”人民币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中国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限制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此外,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对中国对外投资不利,增加了中国资本对外投资的汇率风险。中国对外投资的收益将因人民币的升值而减少。

  向松祚:我曾经多次论证和说明,人民币单边升值对中国经济最大的危害不是贸易下降,而是经济整体的泡沫化,也就是国内资产价格暴涨,最终演变成为经济金融危机,演变成为虚拟经济和真实经济的严重背离。过去6年多的经验已经完全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经济的严重泡沫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财政、货币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都是为了应付经济泡沫化的后遗症,情况绝对不容乐观。

  2005年启动单边升值之时,希望实现三个目的。其一,以人民币升值来降低中美贸易不平衡(主要是美国的逆差);其二,以人民币升值来遏制通货膨胀;其三,以人民币升值来促进企业升级换代。6年过去了,坦率地说,我们找不到任何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6年来人民币的单边升值实现了上述三大目的。现在我们需要认真彻底反思: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超过30%,对中国经济的正面贡献究竟在哪里呢?我看不到。

  郭田勇:从国内来看,如果对中国输美产品征收高额惩罚性反补贴关税,将意味着我国出口品价格在美国国内的上升,从而削弱出口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出口受到抑制,这将造成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和就业减少,从而对我国的经济复苏产生障碍。另外,由此带来的人民币汇率问题还很有可能会对我国的汇率改革进程产生影响。

  而对美国来说,其一方面希望通过此举抑制中国的出口,从而降低中国经济复苏与继续增长的速度,抑制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弥补自身竞争力不足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坐享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财富转移。但事实是,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根本解决不了美国储蓄不足、贸易赤字和高失业率等问题。

  从国际上来看,该汇率法案属于美国单方面的制裁行为,这一方面违反国际义务,可能会对之后一系列国际会议的友好氛围产生影响,这也是对目前全球经济共同复苏、友好合作精神的一种损伤;另一方面,美国此举可能会导致贸易战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从而使全球经济复苏产生更大的不确定性。

  汇率最上之策是稳定、稳定、再稳定

  中国经济时报:汇率是一个长期问题。那么,未来中美之间围绕汇率问题的较量将出现哪些新趋势?

  王元龙:一是汇率较量趋于长期化。只要中美两国有不同的利益存在、两国间存在贸易失衡,人民币汇率的较量将会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二是美国试图将汇率问题多边化。2010年以来,美国已越来越多地采取多边手段,推动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向中国施压。三是美国欲采用多样化手段打组合拳。如采取双边对话、多边施压、贸易制裁措施、向世贸组织起诉中国等综合手段,迫使人民币升值。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不仅要积极应对近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更要从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视角来研究和把握人民币汇率问题。汇率问题已并非单纯价格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事关中国金融安全。

  中国经济时报:应该采取怎样的人民币汇率战略才能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

  王元龙:首先,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这里至少应重点把握:一是在改革方向上坚持市场化取向;二是在改革操作上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原则;三是在改革路径上坚持完善形成机制优先。总之,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中国自主的选择,在推进这一改革时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避免汇率大幅度波动对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金融风险。

  其次,实施积极人民币汇率政策方面: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人民币汇率政策面临的严峻挑战。在稳定汇率的前提下,从政策上弱化和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如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强人民币弹性、完善外汇市场运行体制、加快外汇市场产品创新、调整外汇管理政策等。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并且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向松祚:人民币汇率关乎我国货币政策全局,关乎我国宏观调控全局,关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全局,关乎我国稳步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全局。汇率最上之策是稳定、稳定、再稳定,最下之策就是单边无限期升值。

  郭田勇:一国货币能够成为世界货币主要是由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货币币值的稳定、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地位等决定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次美国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的颁布,将使我国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应做到以下三个坚持:

  第一,坚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既是一个需要基于市场的自然发展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政府主导并精心规划不断推动的过程。必须意识到,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要在区域经济合作和周边化的良好基础上,在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组建共同货币区;其次再实现亚洲区域化,建立以人民币为核心的东亚地区货币体系;最后再发展为正式区域化及准国际化,进而真正实现国际化。

  第二,坚持改革与完善我国的汇率形成机制。要从汇率市场化程度、汇率灵活性、外汇市场效率、资本项目开放速度、央行干预市场的方法及手段等角度来审视我国的汇率机制问题,在保持我国汇率水平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对人民币的汇率水平进行渐进调整,以降低国内经济发展受到的冲击,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坚持国内经济结构演进与升级。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已开始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但过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则可能会在危机时对国内经济形成较大的冲击。因此,国内的发展要清晰地认识风险和重点,抓住历史机遇,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从经济硬实力上来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

上一篇:中国经济迈向“软着陆”

下一篇:稀土竞相停产 风电成本提升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