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南京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南京分站 >> 本地资讯 >> 长江中下游天气剧变历史罕见

长江中下游天气剧变历史罕见

来源:扬子晚报网 编辑:管理员 2011年06月10日 08:43:52 打印

    昨晚武汉降下暴雨,有轿车几乎被淹没。图片来自于网络

  几天前,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还饱受干旱之苦,守着大江大湖“喊渴”;可是几天后,风云突变,这一地区大雨倾盆,上百万人遭遇洪灾,农田受淹,房屋倒塌。中央气象台昨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有大雨或暴雨,局部地区大暴雨。

  如何看待这种“旱涝急转”天气现象?新华社记者走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天气剧烈变化程度过去罕见

  “前一天还在紧张抗旱,可24小时后,我们就投入到防汛抗洪中。”江西省防办负责人说,自己的工作角色转变得非常快。

  今年以来江西省37个县市出现严重干旱。而6月3日开始,这个省出现了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连续暴雨过程。

  降水让江西旱情基本解除,但也导致中北部地区出现旱涝急转,部分地区出现水灾,个别河段发生超警戒洪水,少数地区发生险情灾情。

  在湖南省,6月2日出现了持续的强降水,让这个省份从“火热”直接进入“水深”之中。目前,湖南有4个市州122万人遭受洪灾,紧急转移人口2.77万人。

  6月3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迎来了较强降雨过程。鄱阳湖、洞庭湖水系主要河流水位普遍上涨,赣、湘、黔、闽等省份有十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湖北省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陈正洪认为,“旱涝急转”是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现象之一。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气象专家介绍说,长江中下游过去也发生过“旱涝急转”现象,其程度没有这次的剧烈,短时间内这么多地区由望天“喊”渴到暴雨成灾,可谓历史上罕见。

  生态保护与管理的多重警示

  生态专家认为,尽管“旱涝急转”是一种极端天气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有关;但这种极端天气现象,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流域生态保护与管理发出了多方面的警示。

  一是流域水资源调控难度较大,需要统筹解决。资料显示,长江流域已建水库4万多座,已建和在建水电站2400多座。这些水库和电站分布在不同的河段和行政区域,管理部门各不相同。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局负责人说,一些工程仅考虑各自经济利益,蓄泄矛盾日益尖锐;如果不加强统一调度,将对长江中下游的生产、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环境产生较严重影响。

  二是不少地方水利设施老化,抗旱防汛能力严重不足。

  三是自然植被蓄水能力弱,亟待改善。

  专家认为,要完善森林植被结构,优化林相,提高植被自然调蓄水能力;要改进防洪理念,给洪水让路,不要一味地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河流弯曲迂回的自然形态本身就可发挥一定的生态性调蓄水功能。

上一篇:中国钢材网早评:继续窄幅盘整 期钢关注支撑

下一篇:今天南京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