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之约
东北东部城市行专题报道
编者按 包括丹东在内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东北东部铁路的建设,以丹东港为龙头的东北东部出海新通道的形成,将极大地推动沿海城市丹东与东北东部城市群的区域深度合作。刚刚召开的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丹东要“立足于在东北东部地区开发开放的龙头地位”,“肩负起在东北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重任”。从今天起,参加“黄海之约——东北东部城市行”大型主题报道活动的本报记者,将陆续发回她们深入东北东部部分城市采访的稿件,全景式地向读者展示采访地区的主要资源、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概况,丹东与这些城市已有的经贸关系,丹东对东北东部城市群的经济辐射作用,以及这些城市对丹东及丹东港的建设发展、合作前景的期待。
8月4日上午,我市“黄海之约——东北东部城市行”采访团来到首个目的地本溪。
将自己定位为近海城市的本溪市,对来自沿海城市丹东的采访团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本溪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何焕秋表示,他们将充分利用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丹东经济发展的机遇,积极接受丹东这个沿海城市对近海城市的辐射,与丹东共同发展。
本溪是一个钢铁城市,本溪钢铁公司和北台钢铁公司两大钢铁企业是该市重要的经济支柱,钢铁产业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55%左右。最近,在本溪南部又发现一个亚洲最大的铁矿,目前探明的储量是30亿吨,专家预测其远景储量为100亿吨。何焕秋介绍说:“虽然我们不沿海,但我们近海,距丹东、营口只有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两大钢铁企业的板材在港口出港、所需要的矿石从港口上岸都很方便。”
除了钢铁这个支柱产业,本溪目前还重点发展医药、钢铁深加工和旅游三大接续产业。目前医药产业集群区就在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现在入驻企业已有107户,投资额达120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320亿元。今年上半年,该市在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情况下仍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8%,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7.1%,其他各项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本溪与丹东两市山水相连,近几年经济联系也日渐增多。在产业合作方面,已迈出实质性的一步,由本钢投资的不锈钢丹东冷轧项目现正在推进中。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不仅对沿海城市发展将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省内近海城市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本溪现在一年铁矿石的进口量大约在650万吨到700万吨,钢铁出口量大致在250万吨至300万吨,钢铁产品的出口和铁矿石的进口都要通过港口来实现,而距本溪比较近的、能利用上的,主要就是大连港、营口港和丹东港。据介绍,前几年本溪对丹东港利用不多,主要是因为港口的功能、综合服务和容量等方面条件不足。其实,从运距的区位上看,条件最好的是丹东。丹东港若功能齐全了,服务跟上了,本溪企业进出口会首选丹东港。何焕秋表示,目前本溪正密切关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和丹东港的建设发展情况,他们将结合当前一个支柱产业和三大接续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借船出海”,促进本溪经济快速发展。
随着东北东部铁路的建设,与丹东接壤的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没有铁路的历史将结束。据介绍,桓仁的资源很丰富,尤其是支柱产业铜锌矿,去年税收达到2.3亿元。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该产品主要通过公路运输到距离最近的吉林通化冶炼。东北东部铁路通车后,对该产品的加工销售,还有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都会带来积极影响,对招商引资和旅游业发展也将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下一步,本溪还将在旅游业谋求与丹东的合作,将两地丰富的旅游资源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相信在旅游方面的合作会很有前景。”何焕秋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