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南京的温度今秋首次跌破10℃。未来几天,冷空气的余威依旧存在,天气逐渐转好,但清晨的温度持续偏低。明天清晨,淮北地区有可能出现今年首场霜冻。而白天全省大部分地区的温度会有所回升,预计周末南京的最高温度将重返20℃。
此轮冷空气果然很强大,一波一波如潮水般涌来,南京昨天比星期一更加寒冷。好在很多人也都有所准备了,围巾、帽子、口罩齐齐上阵来迎战大风。昨天上午,太阳也稍微地露了个面,但是下午开始,随着又一波冷空气主体向南京推进,天空变得阴沉起来,风也越来越大。
到了下午2点左右,南京的风速达到了10米/秒,平均风力达到了5级,瞬时风力达到7级!7级大风让人的热量迅速散失,尽管空气中满是深秋的寒意,但是呼呼的北风也吹散了天空的雾霾,让人再度领略了难得的“水晶天”。
为什么这次大风连续吹了两天?气象专家解释说,首先因为强冷空气不断补充而来;还有个原因,就是现在海上还有一个台风“暹芭”,台风不会正面影响江苏,但是它会对整个大气环流系统造成影响。北方冷高压和南边的热带低压,形成了巨大的气压梯度,而气压梯度正是风形成的原因。
明晨淮北可能有霜冻
从昨天中午开始,南京的温度就开始逐步下降中,昨天14点左右,南京的温度降到了12℃,48小时的降温幅度达到8℃。昨天19点左右,南京的温度只有9℃多,这也是南京今年入秋后首次跌破10℃。
预计今天白天,全省大部的风力会逐渐减弱。预报南京今天最低温度只有6℃,而明后天冷空气的余威尚在,加上天空状况也比较好,夜间会出现强烈的辐射降温,所以预计明天清晨,淮北地区可能将出现今年的首场霜冻。
为什么冷空气过去才出现霜冻呢?专家解释说,如果白天刮偏北风,傍晚停了,天空晴朗少云,下半夜就有可能有霜冻出现。今天清晨淮北的风还有些大,到了明天清晨出现霜冻的条件基本具备,提醒农业部门做好防霜冻害的准备。
这个天就这么一直冷下去了?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未来一周,全省大部基本上都是好天气,除了早晚比较冷,白天阳光送暖温度还是比较宜人的,预计周末前后南京的最高温度将重返20℃。
今年是不是冷冬还不能下结论
前天,江苏省气象台针对本省的淮北地区,发布了今年首个寒潮预报,这也是近五年来同期最强的一次寒潮过程。
在南京历史上,平均一年出现寒潮的几率在3次至4次左右,入秋最早的寒潮日出现在1972年,那一年的10月20日就出现了首场寒潮,根据三十多年的统计数据,而10月平均发生寒潮的次数为0.2次。此次南京的降温幅度尽管还没达到寒潮的标准,但是很多人感觉今年冷得特别快,也特别早。
寒潮来得早,是不是冷冬的预兆?专家表示,中长期天气预测数据分析要更多更复杂,一般情况下,气象部门在11月才做出冬季预报,现在下结论明显太早。但今年“拉尼娜”活动强烈,值得密切关注,“拉尼娜”会引起整个大气环流的变化,也可能是冷冬的一个信号。2008年南方雪灾的成因就与“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
气温骤降,小儿易患“胃肠感冒”
最近,南京因寒潮影响气温骤降,温差极大,阵阵秋凉放倒了不少宝宝。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昨天接诊的150多名患儿中80%因为发烧或者腹泻来就诊,其中以症状表现为感冒合并腹泻的“小儿胃肠型感冒”居多。对此该科邱玉芳主任提醒家长,秋冬交替期间,气温波动明显,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保暖,防止病毒侵害。
李女士3岁的儿子军军最近连续几天出现腹泻症状,李女士觉得可能是受凉导致的小儿胃肠炎,就给孩子喂了些常备药。可是李女士周日带孩子出去玩了一整天,晚上回家后,军军就开始全身发热,并且呕吐、腹泻不止,让李女士揪心了一整夜。星期一早晨李女士赶紧带孩子到市妇幼就诊。最后经过检查医生诊断军军患了胃肠型感冒,而不是李女士所认为的肠胃炎。
“胃肠型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秋季婴幼儿常见病。最近,我们平均一天能接诊50个这样的小患者。”据邱主任介绍,胃肠型感冒往往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并非一种特殊的感冒。由于孩子的肠胃功能差,尤其是胃肠发育未完全的婴幼儿宝宝,一旦受凉,本身免疫力就不高加上胃肠调节功能低,病毒会乘虚而入钻进消化道引起消化道黏膜反应和发烧症状。有些家长因为不了解直接当成肠胃病来治疗,在家里给孩子服用一些肠胃方面的药,这样不经诊断乱服药只会耽误治疗。
邱主任提醒,小儿胃肠型感冒的诱因主要是外部刺激,如果家长在天气变化无常的时候小心防范,做好宝宝的保暖工作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因为孩子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较差,家长更需留心,注意孩子的保暖,及时添衣,同时督促孩子多喝水,每天屋内保持空气流通,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尽量避免给孩子吃凉的东西。如果孩子出现呕吐、腹泻伴随发热的症状,最好尽快来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露脐装穿出急腹痛,超短裙引发老寒腿
今年25岁的小雯在我市一家外企工作,身材高挑的她走在大街上常常会有很高的“回头率”。上周五小雯在新街口买了一条露脐的超短毛衫,买后伙伴们都赞她穿得有味道,于是小雯整个周末一直没离身,周一还穿着这件毛衫顶着秋风骑车到单位。中午的时候和几个小姐妹用餐时一连喝了几杯加冰的饮料后,小雯下午上班突然感觉腹部出现剧烈的疼痛,痛得甚至直不起腰来,大汗淋漓。办公室同事急忙将其送到南京市第一医院就诊,经过医生诊断,小雯由于腹部长时间暴露在外受寒气袭击,再加上饮用了冰冷的饮料,导致了宫寒、痛经等病症。医生告诫说,如果是正在发育中的少女或幼女,有可能会导致子宫发育不良,甚至造成不孕,为以后的结婚生育埋下祸根。经过对症治疗后,小雯腹痛有了好转。
今年刚上大四的小芸为了迎接明年一月的考研,在校外租了房子专心备考,每天图书馆、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让小芸很乏味,为了改善心境,她在学习之余总是不忘装扮自己一下,超短裙、短帮靴轮番上阵,这两天气温走低,小芸每天6:00就起床骑电瓶车上图书馆,晚上11:00才返回住处,来回的路程都在半小时以上。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再加上受到风寒,周一上午她的双腿就出现僵直症状,硬得无法弯曲,活动的时候膝盖还有响声,姐妹们搀扶着她到南京市第一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她这是患上了骨关节炎,民间叫老寒腿。
据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骨科专家王黎明介绍,骨关节是一个由筋与骨构成“皮包骨”的组织,周围脂肪层保护少,如果长时间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会导致关节及其周围的血流缓慢,营养供应不上,造成对关节软骨的损害而引起膝关节炎。一般过了30岁以后症状会慢慢明显起来。小芸的病就属于风寒型关节炎。这些天在门诊中就已碰到很多关节提前“老龄化”的患者,很大一部分都是年轻的爱美女性。
专家指出, “春捂秋冻”道理没错,年轻人即使体质好也应“冻”得适度,肚子受凉会伤元气。
动物也吃不消,小猴冷得抱成团
降温让南京红山动物园的小动物们还有点不太适应。由于天气乍冷,红山动物园还没有来得及启动防寒取暖措施。
记者昨在猴山上看到,猴山的每个洞里都已经塞满了大猴子,挤不进去的小猴们只能在洞外的空地上相互拥抱取暖。饲养员介绍,目前就连最怕冷的两栖爬行馆的动物们也还没有开始启动取暖措施。如果持续一段时间都是这样的低温天气,才会打开油汀、空调等设施,往年一般也要等到11月初。
来自热带几内亚的3只小黑猩猩,从来就不怕热,可昨天,在这样的冷天里却显得十分安静,原本调皮的它们都躲在家里不露面了。虽然减少了室外活动,但室内的铁索桥、轮胎也能让它们玩得很好。
记者了解到,由于天气乍冷,而且根据预报寒流只是短暂的,因此红山动物园还没有启动防寒取暖措施。
不过,国宝熊猫就不惧怕冬天。据饲养员介绍,这些尊贵的熊猫一到夏天就会很难受,显得很无奈,“我们夏天时还要给熊猫们打冷气,要不它们热得难受。”据了解,熊猫因为身上有厚厚的皮毛,所以并不惧冷,“而且一到冷天,熊猫的食欲最好”。所以昨天记者在动物园看到的熊猫格外得悠然自得。
近期天气
近期南京天气:今天阴到多云,6℃~16℃;明天多云,7℃~18℃;后天多云,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