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南京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南京分站 >> 本地资讯 >> 10月9日钢市早报:低价资源减少,钢价趁势调高

10月9日钢市早报:低价资源减少,钢价趁势调高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管理员 2010年10月09日 09:16:40 打印

      昨日,华北市场拉涨,华南市场走弱,华东市场趋强。上海建材谨慎持稳后,盘中走高。截至收市,二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4180元/吨,三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4350元/吨,大厂高线主流价位在4300元/吨。

  无独有偶,周边江浙等地市场价格也有拉升,另外,部分地区报价走高后,又有钢厂推波助澜(譬如,某些钢厂又一次借节能减排题材炒作)。

  昨日,期钢随股市上行,螺纹主力1101合约最终收报4279元/吨,较上一工作日结算价上涨50元/吨。

  总之,随着低价资源的减少,底部成交价位出现上抬,受价格回升和需求回暖鼓舞,预计9日市场主流报价会试探上调。

    10月8日萍钢在“9月26日萍钢调整建筑钢材价格政策”价格政策基础上,对南昌地区建筑钢材价格进行调整:

  1、线材:价格下调40元/吨,调后南昌地区Φ6.5mmQ235线材格为4460元/吨;

  2、螺纹钢:价格下调20元/吨,调后南昌地区Φ16-25mmHRB335螺纹钢价格为4440元/吨;

  以上均为含税价格,政策执行日期自2010年10月8日开始执行。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8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十二五”(2011年-2015年)工业领域的核心任务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将以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李毅中说:“以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提高工业增加值率为主要目标,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总体而言,中国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较为突出,粗放型发展模式仍未根本转变。”李毅中认为,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而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调整经济结构的突出重点。

  李毅中表示,目前中国工业结构调整面临两大突出难题: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盲目投资、布局雷同现象十分突出。除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外,风电、太阳能光伏等新兴产业领域也正在出现新的产能过剩,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和配置效率低下。

  存量中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比重较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已难以为继。铁矿石、石油、铜、铀等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潜在风险日益加大。

  澳大利亚的矿业巨头FMG集团(Fortescue Metals Group)近日呼吁澳大利亚考虑征收碳税,成为继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之后又一家支持碳税政策的大型企业。

  FMG集团总裁安德鲁·弗雷斯特(Andrew Forrest)表示,他希望政府在考虑排污交易政策时,也能考虑征收碳税。他说:“我认为碳税比排污交易机制更好。”此前,另一矿业巨头必和必拓的首席执行官高瑞斯(Marius Kloppers)也呼吁为碳排放定价。

  在吉拉德政府掌权之前,澳大利亚曾经两次试图推行排污交易体系,但都以失败告终。目前澳洲新政府正在重新考虑其气候政策。

  据《新华日报》报道,截至9月30日,江苏省列入国家和省2010年度淘汰计划的142家企业的落后产能已全部关停,其中,有114家企业落后产能关键设备已完成拆除,占计划的80%。

  据此前相关报道显示,今年5月,国家工信部向江苏省下达落后产能淘汰任务,江苏省在6月27日正式向各市分解下达了今年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要求三季度前淘汰完毕。具体任务目标是:小火电110万千瓦,炼铁260万吨,炼钢110万吨,焦炭181万吨,水泥351万吨,玻璃14.5万重量箱,造纸3.5万吨,印染3.5亿米,酒精1.2万吨,皮革22万标张,化纤16.5万吨。与国家任务相比,江苏省增加了小火电和酒精两个行业,并且主动增加了淘汰任务。炼铁行业增加180万吨、炼钢行业增加50万吨、焦炭行业增加120万吨、水泥行业增加275万吨、造纸行业增加5000吨、皮革行业增加12万标张、化纤行业增加275万吨。

  报道援引江苏省经信委主任陈震宁介绍称,江苏省承担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142家企业中,83家承担国家任务,而这83家企业中,有53家淘汰的生产工艺装备均不属于现行国家相关行业标准界定的落后产能,是企业为了产业调整、升级而主动淘汰或提前淘汰的。

  9月30日是工信部公布的各地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名单的最后时限,包括河北省、山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内的多个省份,在国庆节前已宣布完成了今年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

  苇编钢市:江苏完成节能减排任务,钢厂复产的消息似乎开始影响价格,但后期政策还未明朗。而大宗金属商品的弱势格局仍难以打破,钢市下无空间、上无动力,依旧疲软。

  9月29日,多个部委出台的“最严厉调控政策”,明确要求各地“立即”制定细则,已发细则的地区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其措施包括,三套房停贷以及首套房首付上调,限制购房套数等;稍早的9月26日,国土部、住建部联合发文称,闲置土地一年以上的房企禁拿地。

  据悉,这是继4月份针对楼市的史上最严厉政策出台后的第二波调控。之前楼市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僵持之后,再现疯狂苗头,多个一线城市楼市到9月份已是量价齐升。

  有专家判断,为落实二次调控措施,十一长假结束后,或将有更多的城市采取“限购令”。但也有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担心在利益博弈下,恐在地方执行中变形,“新政大多仍是对‘新国十条’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上海房地产经济学会高级经济师顾海波向本报记者表示,只有在楼市调控政策坚持不懈地实施数年后,楼市才有可能实现平稳,否则,“一旦调控政策放松,房价还会大涨。”

  苇编钢市:新政是对“国十条”的细化和强调。措施的第一条,就是明确要严格实行地方政府在楼市调控中的问责制。这说明中央也清楚地了解,部分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这对各地的政府官员也是一次警示。此外,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也做出了更严格和明确的规定,虽然在首付比例、利率等政策上没有太大变化,但不再分区域地实施改措施,而是改为全面停贷。此外,对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从此前的“不低于30%”调整为目前的“30%及以上”,细节上的严苛也可见一斑。

 

上一篇:发改委:节能减排预计还要投入833亿元

下一篇:道琼斯指数重返11000点以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