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一些高效农业品种出现了价格下跌甚至卖难现象,一些业内人士困惑不已:本来卖得好好的,生产规模一扩大,价格就下来了,扩了等于没扩,甚至还不如原来。高效农业发展似乎走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死胡同。
然而省内外高效农业的一些成功典型的经验表明,高效农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和增收空间,只要转换一下观念和思路,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拿高效农业的重头戏——蔬菜来说。最近十年来,我省蔬菜播种面积已扩大一倍以上,是不是蔬菜产业就没有进一步发展和增收的空间了呢?完全不是。对照全国蔬菜生产水平最高的山东寿光,我省蔬菜产业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据有关专家介绍,寿光目前第五代日光温室已大量应用生产,而我省至今还没有自主研发的、适合本地情况的成熟完善的设施类型,现有设施比较简易、档次不高;寿光已有数十家欧美、以色列的育种科研单位入驻,从事新品种引进和培育,而我省目前设施蔬菜上采用的新品种大多是从山东引进的;此外,我省适合大棚设施内操作的各种农业机械的开发也严重滞后。如果上述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即使蔬菜面积不再扩大,经济效益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盘点我省一些重要的高效农业品种,不难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很多产品论种养面积,苏北远大于苏南,但论效益,苏南却要数倍于苏北。如葡萄,苏北种植面积远大于苏南,但亩均效益一般只有2000—3000元,而苏南普遍在1万元以上,最高的达6万元。同样是果品,丰县苹果产业搞得算是十分成功的了,亩均效益达到2000—3000元,但与亩均效益上万元的无锡阳山水蜜桃相比,仍有3倍差距。同样养螃蟹,阳澄湖、长荡湖周边养殖水面的亩均效益要比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等地高几倍。
那么,苏南成功的奥秘是什么?归纳起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经验值得苏北地区借鉴。
首先是发展思路的差别。如无锡锡山区的茶场主攻高档优质茶叶,每亩产量虽然只有15—20公斤,但平均价格高达600—1000元,不但利润高而且市场供不应求。苏南不少大户种植的葡萄园为提高品质,通过疏果等技术措施将产量严格控制在每亩1000—1250公斤,产量低了,但品质好了,每公斤卖到30—50元。而普通农户种植的葡萄虽然产量很高,但价格每公斤只有几元,经济效益只有人家几分之一。
高效农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没有高投入就没有高产出、高效益。苏北某地每亩水面养殖螃蟹效益只有1000元左右,水产技术人员解释,当地农民缺少资金,投完苗种后就没钱投料了,只能广种薄收。反观苏南,像阳澄湖、长荡湖等地的农民资金实力充足,舍得花大本钱,又是种草养螺蛳搞生态养殖,又是投放小鱼、黄豆等高蛋白饲料,螃蟹一个个长得“膘肥体壮”。效益好农民有了钱,投入的积极性自然更高,形成了良性循环。
任何一个行业都离不开技术创新,有时候一项创新能振兴一个产业。金坛农林部门赴广东考察时,发现那里采用管道增氧技术养虾效果很好,于是把这项技术借用到养蟹上,后来又开发出更先进的纳米管道增氧技术。该技术推广一年多来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效果,很多农户采用后亩均效益提高好几倍,最高的亩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被誉为“螃蟹养殖技术的又一次革命”。近年来,我省把塑料大棚稍作改进后移植到葡萄上,推广避雨栽培技术,解决了南方地区多雨带来的病虫害重发难题,令原先认为“苏南地区不适合种植葡萄”的北方葡萄技术权威惊叹不已。
有关专家因此认为,发展高效农业不能一味追求扩大面积,在现有规模基础上提升水平实现增收的空间十分巨大。尤其苏北土地、水面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如果高效农业品种的经济效益能达到苏南等地的一半,增收效果也将是十分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