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南京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南京分站 >> 本地资讯 >> 钢材价格继续震荡筑底

钢材价格继续震荡筑底

来源:国际商报 编辑:豫言 2011年12月21日 08:25:00 打印

导读: 国内建筑钢市“不上不下”的僵持行情始终打不破,可以用“死水一潭”来形容。弱市已致钢产量连续5个月环比回落。另外,大部分钢贸商对国内钢材市场的走势还是抱着“悲观情绪”。

  钢产量连续5个月环比回落 钢价继续震荡筑底

  国内建筑钢市“不上不下”的僵持行情始终打不破,可以用“死水一潭”来形容。弱市已致钢产量连续5个月环比回落。另外,大部分钢贸商对国内钢材市场的走势还是抱着“悲观情绪”。

  据最新市场报告,虽然市场上的库存水平还不算很高,但钢厂内的库存还是居高不下,后市如果钢厂库存集中向市场转移,市场上的销售压力无疑会增强,钢市的弱势震荡之局短期难改。

  钢产量连续5个月环比回落

  据最新市场报告,只要“冬储”需求没有有效释放,钢市的“寒意”就不会轻易消散。弱市已致钢产量连续5个月环比回落。

  据监测,上海建筑钢市依然是“横盘观望”的局面。

  目前,沪上优质品二级螺纹钢代表规格的吨价调整至4300元,一周上涨10元;沪上优质品三级螺纹钢报价调整至每吨4450元,与上一周持平。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低价出货,市场库存有所收缩,对钢价勉强有所支撑。

  但关键问题是,钢市的需求“入冬”已成定局,贸易商普遍缺乏“冬储意愿”,钢价根本没有持续上涨的动力。用业内人士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既无人气,也无涨跌,死水一潭”。

  钢市持续的“寒意”,已经让钢厂既不敢轻易调价,也不敢盲目增产。大部分钢厂近期在出厂定价政策上以谨慎小心为主,只有极少数钢厂根据订单情况小幅调整了出厂价。

  11月中下旬以来,虽然陆续有部分中小钢厂开始复产,钢厂开工率在低位略有回升,但总体而言,低迷的行情已对钢产量的释放念响了“紧箍咒”。据中钢协的最新估计,11月全月国内粗钢日均产量为167.42万吨,较上月下降5.07%,为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已是粗钢日均产量连续第5个月环比回落。

  铁矿石等钢铁原料也是“欲涨还休”,“休”就“休”在市场成交的清淡上。

  国产矿价格基本稳定,钢厂对后市普遍持谨慎悲观的态度,对铁精粉的采购意向不强,仅以少量补库为主,专营国内矿的贸易商春节前囤货的心理明显减弱,一般采取“快进快出”的操作方法。

  外矿价格虽然略有回升,但难以获得市场成交的支撑。目前63.5%品位的印度粉矿报价在每吨147美元左右,一周上涨4美元,但钢厂的采购欲望不高,成交依然十分清淡。

  相关机构分析师认为,钢市短期内仍将是“供需两不旺”的弱势格局。目前贸易商大多没有冬储的计划,部分钢厂年底组织订单的压力在加大,后期不排除钢厂出台进一步优惠政策的可能。至少到年底,要让钢市这潭“死水”动起来多半是空想。

  钢价继续震荡筑底

  大部分钢贸商对国内钢材市场的走势还是抱着“悲观情绪”。据最新市场报告,虽然市场上的库存水平还不算很高,但钢厂内的库存还是居高不下,后市如果钢厂库存集中向市场转移,市场上的销售压力无疑会增强,钢市的弱势震荡之局短期难改。

  据监测,国内钢材现货市场的整体表现依然弱势。目前,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钢市的影响力已经不大,影响钢市的主要因素在其内部,也就是需求与库存。市场内的人士分析,随着天气自北到南不断转冷,不少地方的工地已经陆续收工,使得钢市终端需求的支撑力度明显减弱,一些地区的市场成交可以用“寥寥无几”来形容。虽然表面上看,市场库存水平并不太高,但钢厂内的库存较多,急于出货。如果后市到货集中,无疑会加大钢市的销售压力。

  据分析,国内建筑钢价继续小幅下跌。由于大环境和“小气候”(进入寒冬季节)的双重影响,建筑钢的终端需求继续趋弱,市场信心短期内难以恢复,商家对于后市的“看空心理”还是较重。螺纹钢期货的远期走势还是显得“震荡不定”,这让现货市场的心态更是波动不定。在这种情况下,商家只能采取“保守做法”,在减少订货的同时,加快出货,争取“低库存”过冬过节。

  据机构汇总情况,2月份发货的中国热卷出口韩国的报价已有所下滑,但国外用户的采购决心到底有多大,尚不得而知,这说明市场对“目前的钢价是否已经触底”的判断存在分歧。

  进入10月份后,冷轧板卷产量出现了明显下降,但这种减产效应到底可维持多长时间,目前还很难说。从出口来说,冷轧的情况可能要略好于热板。

  相关机构分析师认为,整体来看,国内钢市还是“利空因素盛行”,或多或少遭遇“资金之困”的贸易商对后市大多抱有悲观态度。北方地区需求走弱的趋势已较为明显,短期内国内钢市的向上动力基本缺乏。

  当然,由于成本上还存在一定的支撑力,钢价向上和向下的空间均有限,钢价只能继续“震荡筑底”。

上一篇:地方政府八央企签减排责任书

下一篇:2012年宏观经济展望:增长 是硬道理!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