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城市选择的是限购令,而不是房产税?因为前者损害的是还没有购房的新人的利益,不损害已经购房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为什么选择限购令而不是房产税
经济学者谢作诗在博文中说,限购令的确冻结了需求,但也抑制了供给。短期里,价格上涨可能被抑制住,但是减少更多的却是成交量,并且伴随着房租的上涨。长期执行,房价当然大跌,但副作用大:房价下跌弱势群体还是买不起房子,房租上涨,反而增加弱势群体生活负担,加剧社会矛盾等等。所以,这政策长期执行的可能性不大。
房产税虽然还存在合法性以及财政阳光化等一些列问题,但用房产税这样的价格变量去抑制房市过度投机和房价过快上涨,效率损失最小,也最是可置信:不会给地方政府带来财政问题,又富于弹性,税率多少,第几套、多大面积起征,好操作,也不容易钻政策空子。不要看到重庆、上海只是象征性征收房产税,就低估了重庆、上海的试点意义。房产税试点成功,给中央政府大幅度增加了政策选择和执行的空间。
有趣的是:为什么大多数城市选择的是限购令,而不是房产税?因为前者损害的是还没有购房的新人的利益,不损害已经购房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后者不管你是打算购房的新人,还是已经购了房的既得利益者,只要持有多套房子、大面积的房子,都得承担这税赋,不易逃避。政策选择之所以如此,其实还是一个自己的刀不愿削自己的把的问题。
但是现在形势起了变化。中东、北非的动乱示范效应不可小觑。不要以为,那只是政治问题,其实更多的是经济、民生的问题。老百姓只要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那管你什么民主、自由、多党。近年来,我们经济虽然高速增长,但是民生问题却有恶化的趋势,问题就集中在住房上。中央政府用签订责任状的方式要求地方政府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这已不是一般需要,而是迫切需要。在这个背景下,房产税山雨欲来,各地将不得不征收。
房产税才能解决投机需求问题
综合报道,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近日表示,目前中国房地产存在明显泡沫,房价收入比已经超过9,世界总体的情况是6,也就是说中国房地产总体价格超过了世界一般规律性的50%。现在经过几个月的调控,总体没有见到明显好转。房地产之所以形成泡沫,主要是由于土地财政、政府炒地和社会资金炒房。中国的社会资金很多,民间资金炒房非常明显,因此现在对于房地产的需求不是真实、刚性的需求,而是投机的需求。对此,贺铿提出要实行房产税。各国的经验都是靠征收房产税来解决投机需求问题,使得居者有其屋。财经专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2011博鳌房地产论坛”上表示,必须使大家明白,房产税无论怎么演进,在中国不会覆盖所有成员家庭里的第一套或者家庭人均一定标准下那个单位面积的住房。这个定心丸一定要给社会大众,要不然就会使大家误解。
地方政府开征房产税合法性受质疑
综合报道,“经济新政中的合法性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举行。会上由四位报告人介绍了拟提交国务院的四份合法性审查建议书。主要针对北京市的机动车和住房限购令、沪渝两市的房产税开征试点,和住建部的租赁限制四个领域的政策。学者认为,经济新政在目的上有它的合理性,但在方式上却有失合法性。以地方政府决定的方式来开征住宅房产税,违反《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规定。征收房产税既无法律规定,也没有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开征试点的做法,违反了《房产税暂行条例》,房产税主要违反了三部法律,即《宪法》《立法法》与《税收征管法》。
房产税开征背后的复杂社会心理
开征房产税的最大受益方应是地方政府。据媒体测算,如果按0.08%的房产税税率计算,在上海一套估价为200万元的房产,每年需要缴纳的房产税为1.6万元,如果一个家庭或个人名下有5套房产,每年缴税达到8万元,10年就要缴80万元。据调查,有千万以上人口的上海市人均住房3套,那么,上海市各级地方政府每年的房产税收总额在数千亿元。如此巨大的收入来源当然会刺激地方政府的征税冲动。历史的经验证明,增税冲动一直刺激着各国政府的神经,它们一有机会就会付诸行动。
对房产税反映最灵敏的非房地产商莫属,他们反对房产税的开征也在情理之中。如果社会把房地产政策的改革和降低房价的希望寄托在房地产商身上,必然是痴心妄想。
还有一个群体隐藏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这就是房产投资者和投机者,他们出于利益的考虑对于房产税十分反感。房产税的出台会让他们产生非正常的“割肉”感受。其实,他们本不应该享受那么多的暴利回报,如果房产税时代来了,他们会不会转向其他的行业,或者投资实业呢?他们的抉择恰恰为深化改革作了时代的注脚。从此种意义上看,他们应该在改革共识中进行主动的转型,或者忍受剧痛被动转型。
房产税好像对于无房户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无房户最大的期待是房产税的出台会降低房价。但是,这可能实现吗?从利益共识的角度看,地方政府、房地产商、房地产投资者和投机者、已购房者,都不希望房价降低,而且房价涨跌的政策也被它们掌控。因而,无房户所期待的房价下跌只可能是一种美好的理想。也许,在房产税出台后,有些地方的房价会有小幅度的下降,但这种降价只是房价的波动而已,因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设用地供给的不足,房价的上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房户的出路只有两条:一条路是等待保障性住房的福利在小概率的条件下惠及到自己;另一条路是长期(也许是一生)艰苦奋斗,开源节流,忍受不能正常、合理消费的痛苦,以购买属于自己的房子。
此外,社会还不能忽视两个职业群体的影响作用。一个是专家群体,另一个是媒体人士。他们都希望房产税的出台能够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经过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辩论,政策意见、实施细则、监管措施经过反复修改、完善,照顾到各方利益,经过立法的审议、确认,在法制化的监管轨道下具体实施。
房产税的出台是一个利益各方博弈的过程,有识之士会持续关注两个实际问题:一是税收政策正义是否得到应有的体现;二是弱势群体是否从这项政策的实施中获得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