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南京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南京分站 >> 本地资讯 >> 时隔30年,我市再次普查地名

时隔30年,我市再次普查地名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 2009年03月20日 13:30:00 打印
全市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今起启动,这是继我市1979年第一次地名普查后再次普查地名。副市长陈维健出席昨天的地名普查工作动员大会并提出要求。

  此次地名普查由各级地名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民政部门负责普查事务的协调和落实。市民政局局长陈学荣介绍,我市此次地名普查的类别共有11大类、68个子类,涉及行政和非行政区域、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群众自治组织、水利电力设施、纪念地与风景点、单位、建筑物、陆地水系、陆地地形等。这次地名普查计划用7个月时间完成。

  普查是为了充分了解本辖区内地名构成的基本情况。地名普查的内容很广泛,除实地考察外,还要收集整理相应的资料,包括现有地名、暂用地名、尚无地名的现状和分布,以及当地历史演变、风俗传统、人口民族、人文特点、自然特征等情况。普查还要与地名法规要求紧密结合,通过普查,充实完善南京地名数据库、地名储备库、老地名保护库和消亡地名资料库,全面提升我市地名管理和地名服务水平。

  市地名办副主任、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处长蒯本宪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共有上百万个地名,包括3万多个老地名,近10多年来,平均每年会增加200多个新地名。第一次地名普查距今已有30年。30年来,城市的变化非常大,很多地名都发生了变化。此次普查也是一个补更的过程,对一些没有地名的地方进行补登,对一些不规范的地名将进行清理并重新命名。

  陈维健要求对地名普查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全市老百姓都知道,都参与进来。13个区县和市地名委员会所有成员单位要做好组织、发动、协调工作,做到组织领导、人员、经费三到位,按时保质完成普查工作。

上一篇:警方昨起整治无证养犬

下一篇:迅速应对止跌提速调整转型增强后劲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