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南京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南京分站 >> 本地资讯 >> 中国打造电动工具行业强国“四部曲”

中国打造电动工具行业强国“四部曲”

来源:机电商情网 编辑:豫言 2011年10月08日 10:50:47 打印

导读: 经销商通过和企业共同研究市场,提高了经销积极性。而生产企业了解到自己的产品在市场的销售情况,掌握市场对产品、对售后服务的反映,也收集到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成为改进产品设计、开发新产品的重要依据。

  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动工具分会统计,现在全世界使用的电动工具85%以上是中国生产的,在国外生产的电动工具有许多零部件也是在中国加工的,中国电动工具出口额约占世界电动工具出口总金额40%。2010年,我国电动工具产量达到2.3亿台,同比增长幅度达到15%左右。

  多年来,我国电动工具主要是出口,在总产量中出口占85%~90%,国内市场销量占10%~15%的份额。尽管国产电动工具大量出口,在国内市场中,国产电动工具市场占有率仍达90%以上,并且形成江苏启东、浙江永康、余姚以及广东等电动工具制造基地。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出现反复,最新的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今年我国的电动工具出口订单降到低位,制造企业甚至迫于成本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不敢接三个月以上的长单,加之占中国贸易量40%的欧美经济前景堪忧,中国电动工具出口市场一片萧条。专家预计,未来中国的电动工具出口也不可能恢复高峰期的增长速度。

  中国电动工具行业路在何方?

  提高技术水平

  虽然我国电动工具在国际市场独占鳌头,但是创汇却很低。究其原因:一是中国制造的电动工具绝大部分是“贴牌生产”、“中性包装”的来样加工,没有自已的品牌;二是外贸公司和生产企业之间相互压价,出口企业之间低价竞销,造成产品价格逐年下降,严重影响了出口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中国出口的电动工具几乎都是DIY(自助)工具,不能作为专业用工具使用,为此产品卖不出好价钱。

  从总体看,我国电动工具技术水平与制造业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是产品外观质量差、外形单调、质量不稳定、高频尖叫声大、单位重量出力低、电磁兼容性不符合要求等。比如在单位重量出力方面,目前国产电钻约比国外知名品牌低30~50瓦/公斤;角向磨光机约低30~100瓦/公斤;冲击电钻约低30~80瓦/公斤。

  而当前,用户对电动工具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产品效率、重量、寿命等指标非常关注。以建筑行业为例,对国产电动工具的质量问题主要反映为:电锤易发热、连续工作时间短、电锤冲击力小、振动大,操作者要用力压着才能进深;钻头易磨损、易断等。

  同时,国产电动工具大部分产品不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按照相关规定,电动工具应符合无线电干扰新标准(通称EMC)的要求。要提高EMC的技术水平,必须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来降低产品噪声,如采用稀土永磁材料。永磁电动工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降低噪声,没有无线电干扰,而且还能使产品性能得到改善。目前,我国在永磁电动工具方面还处于试制阶段。此外,国产电动工具仅冲击电钻、电钻、电锤等少数品种有电子调速功能,大部分是单一转速的产品,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绝缘等级低也是国产电动工具亟待突破的瓶颈。现在国产电动工具的绝缘结构是E级,而国外品牌已经达到B级,目前国内企业刚刚着手进行B级串励电动机绝缘材料的研究。

  国外较早就展开了人机工程技术、电子技术、大容量可充电电池、快速充电器、绝缘结构、传动结构和造型设计的研究,并已普遍在电动工具上应用,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

  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国外企业已实现无纸化设计,普遍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绘图、辅助制造、辅助试验,新产品开发周期仅为2~3个月。国内企业大都处于经验设计、样机测绘阶段,新产品开发周期长达一年以上。计算机辅助设计虽在一些企业得到应用,但在行业中尚未普及。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电动工具企业靠廉价的劳动力生存。现在,面对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的现实,只有改变才会有出路,中国电动工具行业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新产品开发,特别要重点加快电池式电动工具和电子控制电动工具的开发。要专业用产品和DIY产品并重,侧重于研制高档专业用产品。

  二、生产技术要向集约化、柔性化、自动化、专业化、生产协作配套网络化发展。

  三、应逐步由贴牌生产、中性包装的出口方式转向出口自己的名牌产品。贴牌生产、中性包装生产方式对快速扩大中国电动工具出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并非长远之计。因为这种操作方式无法树立中国企业的形象,不可能创出自己的名牌,我国的生产企业只能是默默无闻的加工厂,而中间商却获取暴利。另外,贴牌生产往往暗藏商标侵权纠纷的隐患。

  四、全面开展电动工具安全认证和电磁兼容认证,实行电动工具出口许可证制度。

  创自主品牌

  近年来,市场对电动工具品质和品牌越来越挑剔,无论是经销商还是用户,都非常重视电动工具的质量和品牌。中国电动工具要做大做强,争创自己的世界知名品牌是当务之急。

  应该说,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在创自主品牌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从2008年开始,国产电动工具品牌在国内市场上逐渐被认知,成为市场的主导。

  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认为,未来5~10年,在我国电动工具市场,国产电动工具所占份额还会提高,其竞争力将更强。主要原因在于,国产电动工具无论外观还是内在质量,都已经接近进口品牌,但销售价格只有进口品牌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笔者了解到,现在中国电动工具行业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转型升级,产品的创新速度很快,新产品在外观、质量、性能、功能扩展和附加值上,都有了飞跃。2010年,浙江永康生产的电动工具系列产品从原来的10多种增加到现在的50多种,产品规格也从过去的80多个增加到现在的200多个。

  由于中国电动工具企业大多是从干“贴牌生产”起家的,所以在创自主品牌方面有其捷径。

  多年来,许多世界知名洋品牌电动工具都是由国内企业“贴牌”生产的,其中有不少是专业用电动工具。既然贴牌生产国际知名电动工具,研制自主品牌时就有可借鉴的样本。据了解,国内有一家电动工具企业,在为一家国外电动工具知名企业贴牌生产几种电动工具时,坚持自主研制的自主品牌产品,且性能好于(尤其使用寿命)贴牌产品,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国外知名企业反过来要花钱买这家电动工具企业的技术专利。

  德国和瑞士有很多规模很小的制造企业,他们长期致力于技术研发,并以高精尖的特色产品和品牌立足于世界之林,受到广泛的尊重。这类企业往往对边缘市场比较关注,因为在这些地方,大型企业可能顾及不上,或者因为市场小,而“看不上”,但对于小型企业,则可以有所作为。我国电动工具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可以效仿这些企业的做法,靠特色产品打天下。一是专攻一项特色产品容易在技术上实现突破;二是市场相对较小,更容易做。

  立足国内市场

  近年来,不仅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市场购买力疲乏,而且困扰中国电动工具行业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且影响更大。一是钢材(包括硅钢片)、铜(漆包线等铜制品)、铝合金、镁合金、工程塑料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使生产成本继续攀升。二是人民币持续升值,给电动工具出口造成的影响更为明显。虽然不少企业针对人民币升值,在价格上作了适当上调,但总跟不上人民币的升值速度。三是资金短缺。四是劳动力成本大幅升高。

  面对残酷的现实,我国电动工具企业必须将销售重点由出口转为国内市场。

  地处浙江永康的中国科技五金城的一家电动工具企业的负责人赵女士和笔者谈及电动工具近一段时间市场行情时说,目前他们的电动工具以内销为主,销售形势还是不错的。

  据了解,在中国科技五金城,越来越多的电动工具销售商在下功夫做内销市场,有的做广告提高知名度,有的频繁参加各类展销活动,有的大打“老乡”牌,市场竞争越演越烈。

  电动工具作为浙江永康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历来外向型特征十分明显,外贸出口是永康电动工具行业生存与发展的一大支撑。凭借着成本优势,永康电动工具行业在国际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然而,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国外市场不振,导致永康电动工具外贸订单急剧萎缩,这对永康电动工具行业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少企业停产或改行,剩下的企业也在艰难度日。在困难面前,永康电动工具行业把目光转向广阔的国内市场,积极调整营销策略,定位好国内市场需求。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永康电动工具销售量7518万台,同比增长22%,其中国内市场销量显着增长。

  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售后服务成为考验电动工具企业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产品不但要满足用户的需求,还要提供便捷的售后服务,生产企业与经销商和客户的互动显得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对市场的研究、对批发商和重点客户的走访互动,成为我国电动工具企业必做的重点工作。经销商通过和企业共同研究市场,提高了经销积极性。而生产企业了解到自己的产品在市场的销售情况,掌握市场对产品、对售后服务的反映,也收集到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成为改进产品设计、开发新产品的重要依据。

  开拓新市场

  当前,中国电动工具的出口形势仍然严峻,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如何恢复出口市场,专家给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深入研究、掌握欧美电动工具的贸易惯例,在稳定我国电动工具在西欧、北美市场上占有率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特别要重点开拓非洲市场、拉美市场和东欧市场。

  二是反对低价竞销,规范出口市场。除一些外企产品外,中国出口的电动工具一般价格都比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出口企业之间相互低价竞销。国企产品一般质量较优,但由于成本较高往往在低价竞争中败北,而一些质量较差甚至低劣者,却利用低价竞销的方式纷纷出口,从而在国际市场上造成不利影响,损害了中国产品的形象。特别是近两年来,这一现象已由外贸市场延至内销市场。

  三是在竞争中树立买方市场观念,实现企业围绕市场求发展,企业要从以生产技术为中心转向市场营销为中心。

上一篇:日本JFE投资印度钢铁巨头遭巨亏

下一篇:2011年我国农业机械行业政策和企业要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