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被查的三种说法
来源:世华财讯 编辑: 2009年09月10日 08:42:00 打印
五粮液方面仍未对接受调查原因给出说法。但市场上已流传着其涉嫌违规的多个版本。其中包括,涉嫌巨资炒股深陷亚洲证券;涉嫌少交19亿消费税;涉嫌关联交易转移利润。
据中国证券报9月10日报道,五 粮 液(000858:22.6,-1.5,↓-6.22%)9日午间公告,公司9日接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内容如下:“因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我会决定立案调查,请予以配合”。
9日午后五粮液股票大幅跳水,13点42分时一度跌停,最低价21.69元,随后跌停板被打开,最终收盘跌6.22%,收盘价22.60元,9日五粮液股票的成交量也创出公司自1998年上市以来的最高记录,成交量22,660万股,成交额达到50.95亿元。
另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对于五粮液被调查的原因,9日记者联系了证监会负责新闻宣传的夏小姐,她表示,五粮液的事情正在调查,目前不便对外进行公布。随后记者又试图采访五粮液公司董秘彭智辅与证券代表肖祥发,但两人的手机在拨通后均被挂断。
截至发稿时,五粮液方面仍未对接受调查原因给出说法。但市场上已流传着其涉嫌违规的多个版本。
版本一:涉嫌巨资炒股深陷亚洲证券
最大的焦点集中于五粮液多年前巨资炒股深陷亚洲证券。
今年1月,一场亚洲证券营业部总经理涉嫌合同诈骗的官司,牵出了五粮液尘封多年的隐情。
原五粮液投资公司 (五粮液子公司)董事长冯光兴曾在庭上证实,从2002年起,五粮液投资公司就与成都智溢共同出资用于炒股,并且使用成都智溢名义开户,存入亚洲证券的7500万资金中,5500万被转做委托理财资金。而智溢公司委托操盘的尹启胜,正是五粮液投资公司总经理。
“这部分资金被委托在亚洲证券营业部购买五粮液股票。”一机构人士透露。
2005年4月亚洲证券破产后,这笔巨资至今没有追回。
“此案仍有诸多疑点未解,如五粮液与成都智溢究竟是什么关系?这笔巨额资金是不是五粮液上市公司的?这些可能是被调查的原因。”一位关注此案的业内人士表示。
版本二:涉嫌少交19亿消费税
五粮液涉嫌少缴巨额消费税、虚增利润,也被猜测是其被调查的可能原因。
2009年4月,4位股民委托上海市李国机律师事务所周爱文律师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五粮液及为其年报出具审计意见的会计师事务所赔偿损失。
通过对2006年至2008年年报的分析,周爱文律师发现五粮液近3年来少缴高达19.51亿元的消费税。
据周律师表示,由于消费税只在生产环节征收,五粮液合并报表披露的消费税应为生产环节五粮液酒厂缴纳的消费税。通过年报披露的消费税信息,计算出五粮液酒厂的实际计税收入与五粮液酒厂的实际销售收入的差额,按20%的税率比例就计算出其少缴消费税额。
“案件此前递交到四川省中级人民法院,但该院不受理,目前已上交给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预计一个月内会有答复。”周律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他们已将该情况反映到财政部,证监会立案调查也很有可能与此有关。
版本三:涉嫌关联交易转移利润
此外,另一个广为市场猜测的原因是,五粮液通过与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转移利润。
五粮液的关联交易问题由来已久,巨额的关联交易导致五粮液公司巨额利润流失。
这种关联交易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五粮液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利润流出;二是对普什集团有限公司的利润流出,普什集团为股份公司提供包装和商标防伪产品;三是对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的利润流出。进出口公司和普什集团都属于五粮液集团。
2007年和2008年,仅进出口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额就分别达到了41.28亿元和41.33亿元。
不过,国海证券研究员刘金沪认为,五粮液此次被调查应该与关联交易无关,因公司目前正在解决关联交易问题,已完成了约80%。
此外,市场还有其他一些猜测。“据我所知,五粮液被调查可能与股权划转有关。”一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透露,五粮液大股东宜宾市国资委将所持部分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给下属投资公司,左手倒右手,但未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