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南京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南京分站 >> 本地资讯 >> 大同煤矿集团召开订货会逼宫电企

大同煤矿集团召开订货会逼宫电企

来源:中国钢材贸易网 编辑: 2009年10月28日 08:51:00 打印

  大同煤矿集团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小型的“煤炭订货会”,同煤集团董事长表示,煤电价格之争国家不会协调,将会完全市场化。近期成为热点的山西煤炭重组或将增加煤企的谈判筹码。

  据每日经济新闻10月28日报道,为了避免2009煤炭订货会“谈崩”的情况再次出现,尽管距下一年煤炭谈判尚有时日。山西省最大的煤炭企业大同煤矿集团(以下简称同煤集团)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小型的“煤炭订货会”,煤矿集团董事长吴永平在会上向参会的电力企业发出“通牒”:对于煤电价格之争,国家不会协调,将会完全市场化。

  据吴永平介绍,包括了五大发电集团在内的10多家电力企业参加了这次 “订货会”。但有趣的是,在记者的采访中,电力企业相关高层均称没有参加会议。双方表态的不一致,给下一年的煤炭谈判埋下了更多的悬念。

  作为山西省最大煤炭企业,同煤集团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煤电行业人士的心。

  在电煤形势很严峻的前年,同时也是电煤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一年,同煤集团被电力集团称为高煤价的“始作俑者”。同煤集团的签约煤价涨幅无论对煤炭生产企业还是对煤炭贸易中介商而言,都是风向标。

  据吴永平介绍,包括五大发电集团在内的10多家电力企业参加了此次“煤炭订货会”,参会的电力企业希望能够尽快达成长期协议,保持煤价的稳定。他在会议上发出强硬表态:煤电价格之争国家不会协调,将会完全市场化。业内人士认为,吴永平的这番表态,似乎在给参会电力企业敲警钟,让企业安心谈判。

  在采访中,熟悉煤电行业的资深人士指出,吴永平所指的五大发电集团的参会者应该是五大发电集团旗下的电厂代表。

  据介绍,按照五大发电集团要求,其旗下遍布全国的电厂可以向发电集团总部上报所需煤炭的数量及品种,但最后价格的确定仍应由集团总部的燃料部最后确定及签约。煤炭企业与旗下电厂的签约是得不到集团总部承认的。

  此次双方表态的不一致,和09年的煤炭谈判后煤电双方提供完全不同的谈判结果如出一辙。煤炭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煤电谈判合同已经基本签订完毕,其中不乏与五大发电集团签订的合同;但是五大发电集团总部发布的数据却显示,截至目前仅山东和贵州等少部分地区签订了煤电合同。

  煤电双方对谈判结果各执一词,根本原因还在于对煤价期许的不同。

  据调查,煤炭方所签订的煤电合同不仅仅包括了电企与煤企直接签订的合同,另外还有一部分是“类似于重点合同的合同煤”,即不是煤电双方直接签订的合同,而是电厂通过中间商与煤企签订的合同,也就是中间商用电厂的营业执照、求购函等与煤企签订的合约,其中既有年度合同,也有半年合同,还有季度合同。

  政府会否介入成悬疑

  在历届的煤电谈判中,08年年底在福州召开的“2009年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会”令人印象深刻。电力企业由于政策因素导致巨亏,要求煤价较上年下降50元/吨;而煤炭企业由于各种税费的增加,要求煤炭价格上涨100元/吨不等。

  因此,政府会否介入成为关注焦点。

  同煤集团一位高层透露,五大发电集团连价格也没有给同煤集团报过,煤炭企业方一直向媒体释放价格应由市场决定的信息,而电力企业一直认为由于政策性亏损,应由政府部门协调电煤价格。

  吴永平表示,“尽管在福州煤炭订货会上并未签约,不过在后来的谈判中,同煤集团的签约率达83%。”

  对于09年的煤电合同,吴永平乐观表示,“从前日各电力企业的表态来看,都希望煤价稳定,希望能够签订长期协议。”他预计,2010年煤电合同的签约率将达100%。

  但是,电力企业一位高层对此并不赞同:“前年电力行业由于政策性因素造成巨亏,在未恢复元气的情况下,今年电力企业盈利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利润并不高。”中银国际电力行业分析师于念也表示,电力企业的利润并没有想象中的好,前三个季度仅一个扭亏为盈的情况。“而且,电力行业的投资率比较高”。

  国家能源局联合中电联近日公布,1-9月,全国火电电源基本建设完成投资831.64亿元。

  从现在来看,电力企业的负债率高,银行贷款也不现实,利润薄将令电力企业很艰难。据之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五大发电集团所管理的火电企业亏损面均在80%以上,大唐发电集团10月份火电亏损面更是高达90.14%。

  山西煤炭重组增加谈判筹码

  煤电谈判的僵持令煤电双方头疼。在09年煤电谈判公布令人讶异结果的同时,山西省政府推动了煤炭兼并重组。加大煤炭兼并重组力度后,山西省GDP数据一直很难看,曾一度成为全国唯一负增长的城市,也令山西省的煤企经营困难,让不少煤炭从业者感觉举步维艰。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林伯强认为,尽管短时期内山西省的数据并不好看,但是,山西省加强了对煤矿资源的集中控制力。山西作为我国最大的煤炭产区之一,掌握了供需就掌握了定价能力。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山西省煤炭兼并重组短时期内可能影响山西省的煤炭供应,令GDP失血,但在形成几个大的煤炭集团后,由于其对煤价的控制,这些都是能够补回来的。

上一篇:重庆钢铁09年1至9月净利润同比下降95.56%

下一篇:美拟对从我国进口的两种钢铁产品征收12%关税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