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上海益尚精密螺丝公司(以下简称益尚螺丝)的采购负责人尚金波连续加了两天班,他要将自己负责的涉及到钢材年度价格协议的零部件的采购成本细分开,其中主要是将上游供应商钢材采购价格和加工制造费用分开,以便随时根据钢材价格的波动确定采购价格。
尚金波说,为了做这项价格变更工作,他在几个星期前已经与好几家螺丝半成品供应商展开了谈判,要求供应商根据设计的采购成本分析表格对每个零件的成本构成逐一填写,包括从钢厂购买的原材料是多少钱一吨,各工序的制造成本是多少等。
“目前最紧要的一步,就是先将钢厂的采购价格细分出来,以便适应钢材季度定价的市场环境。”尚金波透露,他所负责的供应商零部件的钢材有来自宝钢的,也有来自国内其他钢厂的,“但宝钢铁矿石季度定价协议的风向标很快就影响到国内其他钢厂的定价。”
交货价根据行情确定
尚金波说,螺丝的钢材采购成本占到总成本的70%。为避免钢材价格波动导致螺丝加工件价格重复谈判,影响交货和采购成本,经过他们公司与主要客户谈判后达成一致协议,既益尚螺丝公司卖给客户产品的定价模式也与供应商卖给益尚螺丝公司的一样,制造费用等给钢材主要原材料以外的成本确定一个既定协议价,钢材的价格则根据市场购买价格来确定。
有了这个定价基础,益尚螺丝公司的采购人员按照同样的定价方式,与螺丝半成品供应商确定灵活变动价格,益尚螺丝公司也不再担心客户不答应涨价带来的采购成本上涨,所导致的利润降低的状况。
“确定这样一种定价模式,其实是迫不得已的。”尚金波说,这样看似一个简单的操作模式,背后需要大量的数据更新,比如每做一个产品,都需要根据既定的公式,将螺丝所需的钢材重量放进公式里重新计算,然后再将所采购零部件的价格手工输入进制造资源管理系统里面,生成采购订单发给供应商,“每一张订单后面需要附上十几张计算公式所需要的资料,包括采购价格明细表,权威部门提供的钢材市场价格行情等,太多的手工重复操作使采购工作效率大幅下降。”
尚金波说,这种操作方式对于非批量生产的精密螺丝产品比较适用,若对于汽车零部件等大批量的产品变更价格,这种操作模式“根本无法推行”。